《小车不倒只管推》
文/张宗锁
俗话说:群雁高飞靠头雁领。诗社工作靠社长带。耄耋之年的两位社长老人,每天都开心的忙碌着,诗社活动一个接一个,他们二老好像从不疲倦,精气神赛过年轻人。
他们的家就是诗社,诗社就是他们家。其中一间居室堆放的都是书。孙辈他们从未照看过,儿女们从未抱怨过,还得定期花钱找清洁工为父母的居所做卫生。
他们二老身体都有病,而且老伴儿张素萍患过不止一次的脑梗,住院治疗从不声张,因为诗社的活动由郭社长组织,当被问及张社长时,郭社长说:儿女来了,在家忙乎啦!一有活动郭社长因腿不好有时得用人搀扶,老伴儿张素萍拄着拐杖行走。
每年都要召开庆祝诗社成立第几周年大会,会上,郭社长做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布置新的一年安排,张社长做财务工作报告。而后,是演出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有一次我冒昧问了一下二老,都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该颐养天年啦!还这么玩命图啥呢?二老毫不犹豫地说:就图快快乐乐的抱团文化养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二老的感染下,近400文化艺术人才自觉自愿聚集在久萍诗社,大都是退休人员,年纪最大的近90岁。他们中大都在天津电台有声,中老年时报留名。写诗的、书法绘画的、朗诵的、说快板儿的、唱评戏京剧的、吹拉弹唱的、制作美篇的、拍照录像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个个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我情不自禁直抒胸臆上笔端,细说起来刹不住车啦!我是这么认为:在我们天津,如果久萍诗社自认为第二,没有诗社敢说自己第一。 他们二老喜结连理52年啦!我写了一首顺口溜叫《久萍赞》
茫茫人海手相牵,
喜结伉俪 52 年。
酸甜苦辣皆尝遍,
岁月悠悠情谊绵。
夫唱妇随搭鹊桥,
久萍诗社聚人缘。
德善贤雅众人赞,
福寿康宁奔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