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承天感无极,一泓山水半阙诗 124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万象承天感无极
一泓山水半阙诗
流星倏递天道意
橘绿橙黄正应时
莺啭轩阑问讯迟
喃喃细语怡婉姿
尘丛难鉴真秀色
桥梓尔今鹊不移
山川缪远燕双飞,浪遏轻舟暮色随,台榭黄昏碧荷醉,清光波语诉与谁。《道德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道、德、物、器乃是道生万物的显化过程,道德于无形,物器于有形,故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以器显,物以德行,道冲不盈,厚德载物,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传道弘德,在天人合一中道法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境随心转,这就是文化力量!文化是什么?古人云,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而代表东方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代表天地人的儒释道思想相互渗透交集而凝练出的道性文化,它将宇宙大道及自然规律提取凝练后准确无误地嫁接到社会规矩中,建立起以血缘、姻缘、地缘、情缘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与社会分工。思想决定行为,意志决定力量,文化决定方向,历史周期律多次证明人类文明唯有与道同行,方能得道多助。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千万年来世界古今文明之所以滚滚向前,几乎凭借大象无形的文化力量全力推动,不论是圣贤文化还是宗教文化,不管是地域文化还是民族文化,不管是精英文化还是民俗文化,一切正能文化始终以其蕴涵的天道思想与道德价值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平衡社会阴阳、协和百族万邦以及顺应天道自然、上善以德配天的正义要求。月昃星寥路几程,宵浮灯市霓虹重,疏光映水荷田静,数点萤火照阶明。


半岭榴燃穷目收,七分岫悦三分愁,忘机鸥鹭彩云寄,水秀山明逊仙眸。《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宇宙自然、人文社会看似杂乱无章,其实皆被规律推动着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万象芸芸不过道术之变,道以义显,利方益和,道与义合为道义,利与益合为利益。人行于世既需要精神支撑,也需要物质支撑。而精神与物质的人文定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几千年来的人类文化的关注话题,而唯有东方中国将两者却以阴阳身份统一于太极之中,此乃与道合一,而非求术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东方君子不贪“嗟来之食”的美誉,自古国人重情重义,轻商轻利。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阴阳五行、中庸之道等人文价值与天道思想,几千年来三教九流以其为根基而辐射万方,这也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源泉与价值所向。孤蟾透户书墨宁,鹤影翩倏天地同,满腹珠玑渐似尽,待聆暮鼓接晨钟。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