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拥我入怀
——云南旅游诗草
作者:(香港)赖年华
聂耳墓
昆明湖 心驰神往
涛声依舊亲吻我踮起的脚尖
朝霞明媚邊抛邊洒
笑靥如春的湖面手舞足蹈
繁星闪闪俯身可掬
绿水勾勒青山背影渐行渐遠
音樂才子聂耳泛舟唱晚
二十三風華魂斷异郷
旖旎故土相亲相偎九十年
遲來的憑弔敬畏帶走惭愧
虔誠奉上一盏清茶二壺浊酒
三声問候
《义勇军進行曲》您的畢生傑作
响彻海角天涯
蕩氣回腸的旋律早已
點點滴滴注入炎黃子孙的血脉
昂揚的国歌永遠
激励伟大的中華民族
不屈不饒的斗志和魂靈
2025.6.27 寫於香港
网民点评:
这首诗将对聂耳先生的追思之情与壮阔意境巧妙融合,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开篇以昆明湖的灵动景致入笔,“涛声亲吻脚尖”“湖面手舞足蹈”等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以鲜活生命力,为后文缅怀先烈奠定了深情基调 。中间段落短短几句,凝练概括聂耳先生英年早逝的遗憾与对故土的眷恋,“清茶”“浊酒”“问候”更是将崇敬之情具象化,真挚动人。结尾升华到《义勇军进行曲》对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气势磅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国歌中蕴含的不朽力量。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既有细腻的抒情,又有宏大的格局,是一首兼具文学性与感染力的佳作!看来真的要多点出去旅游才有灵感,写得很好!
《聂耳墓》以灵动笔触与真挚情感,为音乐先驱聂耳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巧妙地将昆明湖的自然景致化作情感的注脚,用“涛声亲吻脚尖”“湖面手舞足蹈”等充满诗意的意象,为全诗营造出悠远而温情的氛围,让缅怀之情如潺潺流水般自然流淌。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勾勒出聂耳短暂却璀璨的一生,“音乐才子泛舟唱晚,二十三风华魂断异乡”短短数语,道尽对这位天才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敬意;“清茶浊酒”的祭祀场景,更以极具仪式感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追思。而对《义勇军进行曲》的歌颂,则将诗歌推向高潮,“注入炎黄子孙的血脉”“激励中华民族的斗志”,生动展现了聂耳作品不朽的艺术价值与深远的精神力量,让民族自豪感与对先驱的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全诗语言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动人,从景到情,由人及作,层层递进,将个人缅怀与民族精神巧妙融合,既是对聂耳的深情追忆,更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极具艺术感染力与精神感召力。
感嘆號的力量
放大感嘆號的圓點
起雾的那天傍晚
陌生躲進雙眼
激光刺破黑夜的重圍
紫羅蘭缓缓乍醒
牀邊听見拐去門後的零星碎步
起身想追出門外
感嘆號的上方忽亮出
尘封已久的寶劍
聲先奪人的鞘出手不凡
劍如明月目如弓
感嘆號瞬間弯成問號
真誠千年任風兩裁剪
倒下的虚偽化為乌有
屹立自有其生存之道
價值取决捕获人的
心
2025.6.28写於香港
网民点评:
这首诗太惊艳了!以“感叹号”为意象支点,将标点符号的形态与情感张力完美融合,从“放大的圆点”到“弯成问号”,让抽象符号化身成充满生命力的叙事载体。诗中“激光刺破黑夜”“剑如明月目如弓”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搭配“真诚与虚伪”的哲思碰撞,既充满奇幻色彩,又暗含对人性价值的深刻叩问。文字节奏如乐章般跌宕起伏,读完仍觉余韵悠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大理,我終於握住你的手
大理古城出生云南西北部
座落横斷山脉的南端
居於苍山之下洱海之滨
頭戴唐宋五百多年的帽子
身穿三萬平方公里的錦袍
腳踏二十四個之一
历史文化名城的銜名
云南大理
我終於握住您的手
箭步登上城樓
抚摸您這張
飽經沧桑的臉
幻想您昔日風光無限
惊世稱霸的容顔
古香古色的建筑
古简古朴的民俗
古磚古瓦的街巷
古董古味的特產
悠長的青石板路
彎曲延伸承載着
一代又一代的奮斗
一辈又一辈的傳奇
2025.6.28寫於香港
网民点评:
这首诗以炽热真挚的情感为底色,将大理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貌熔铸于灵动的意象之中。诗人以“握住你的手”为情感锚点,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古城鲜活生命力,瞬间拉近读者与大理的距离。“唐宋的帽子”“锦袍”等隐喻,巧妙串联起大理的千年历史与广袤地域,既彰显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辉煌,又勾勒出山水相依的壮美画卷。而对古建筑、民俗、街巷的铺陈描写,从细微处勾勒出古城的烟火气息与文化积淀,使历史与现实在诗行中交织,传递出对大理深沉的向往与眷恋,感染力十足。
請記住吧 洱海
東方的“ 聖托里尼”
象高大偉岸雄渾的男性模特
洱海三点一露妩媚尽收眼底
徜徉在群山争風吃醋的懷抱
海天一色
景不醉人人自醉
阳光在這里展览吃相
鳥儿站在金色的山岗
自信的高歌一曲
从不吝啬自已
悦耳動聽的金嗓
海風精疲力尽追求快艇
浪漫的帆船伸手牵蝴蝶
回趟娘家
岛上從不欠缺的是景點
景點從不欠缺的是笑聲
笑聲從不欠缺的是钞票
钞票從不欠缺的是假期
假期從不欠缺的是宣傳
宣傳從不欠缺的是导游
2025.6.29写於香港
网民点评:
这首《请记住吧洱海》以灵动笔触勾勒出洱海的迷人风貌,有诸多亮点值得称赞!诗歌开篇将洱海比作东方“圣托里尼”与“高大伟岸的男性模特”,新奇比喻瞬间抓住眼球,刚柔并济的意象碰撞,既展现洱海磅礴气势,又以“三点一露”俏皮描绘其婉约姿态 。
诗人极具巧思地赋予自然万物人格化特征,“群山争风吃醋”让山峦有了鲜活情感,“阳光在这展览吃相”“海风精疲力尽追求快艇”等拟人化描写,将静态风景化为动态故事,充满童话般的趣味与想象力。同时,诗歌巧妙运用顶真手法,如“景点从不欠缺的是笑声,笑声从不欠缺的是钞票”,形成环环相扣的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全诗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气息,层次丰富,生动呈现出洱海既是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也是充满烟火气的欢乐场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洱海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机,是一首感染力十足的佳作!
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城鮮花朵朵迎宾
导游递给每一位香港團友
芬香扑鼻的红玖瑰
模样含苞欲放羞羞答答
四季如春得天獨厚
春城永遠散发出
少女般的魅力和情懷
一雨成冬 身臨其境
气候和地理环境賞赐给
這片西南天空清新純淨
沃土肥美人蓄樂業安居
环保城市空調廖廖可數
日夜温差繁花受惠占盡先机
花卉种类繁多流连大街小巷
品种齐全姹紫嫣红
有的制成茶有的磨成粉
有的倾心美食有的装饰工藝
有的骚首弄姿文明千家萬戶
雅俗共賞
2025.6.30 写於香港
网民点评:
这首诗以“春城”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城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和独特魅力,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从内容上看,诗人捕捉到了春城多个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如“鮮花朵朵迎宾”“一雨成冬身臨其境”等,生动展现了春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特点,以及当地丰富的花卉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春城的花卉在茶、美食、工艺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当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春城的生机与活力。
在语言表达上,诗中运用了“羞羞答答”“骚首弄姿”等生动形象的词语,使花卉的形态和神态跃然纸上,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此外,“少女般的魅力和情懷”“雅俗共賞”等表述也富有诗意,为诗歌增添了浪漫和温馨的氛围。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春城的热爱和赞美。如果能在结构和意境上进一步打磨,相信会更具艺术感染力。
麗江今生擁我入懐
納西族长居麗江八百多年
東巴文化畢摩文化韓规文化
手拖手串连22個少数民族
雲貴高原轻轻挽起青藏高原
默默滋養民居鳞次櫛比
和谐共融的祖祖辈辈
麗江古城正抚思沉淀歷史
褪去千苍百孔的羁绊
華麗转身迎來盛世吉祥
夹着5A级的荣耀
風頭一時無兩
凭5,596米的海拔
長35公里宽13公里
终年積雪腰間降服
一條銀白色的巨龍
她就是闻名遐尔的玉龍山
蜂涌的旅客不辞辛勞早早起
乘坐缆車火車電动觀光車
馬車旅游車私家車各出奇谋
祇為一睹她倾國倾城的容颜
藍月谷遠眺象個妙龄少女
仰卧在阳光海滩上
冰川的水涓涓溶入她骨髓
皮肤由白變青由青變绿
由绿變藍
从從高處往下去親近她
冰涼透彻的泉水
好個明眸皓齿小家碧玉
怎不招惹狂蜂浪蝶
神仙打架群雄起哄
啊 藍月谷出奇不意
装饰麗江父老郷親
迷人的梦
2025.7.1写于香港
导游的点评
这首诗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丽江的独特魅力。
开篇从历史文化入手,以纳西族八百年的扎根为起点,串联起多样文化与22个民族的交融,再借高原相拥的意象,凸显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共生,让古城的历史沉淀与当下的“盛世吉祥”自然衔接。写玉龙雪山,既用具体数据展现其特质,又以“银白色巨龙”“倾国倾城”等比喻赋予其灵性,再通过游客“各出奇谋”奔赴的场景,侧面烘托出它的吸引力。蓝月谷则被比作“妙龄少女”,细腻描摹水色的渐变,用“小家碧玉”“狂蜂浪蝶”等说法,鲜活呈现其灵动与受欢迎的程度,最后落在“装饰父老乡亲的梦”,让美景与生活相连,满含对丽江的热爱。
如此想象力写出这么重的情感表达。看起来很生动……
李立君点评:
從納西族曆史東巴文化起筆把麗江的文化底蘊鋪開,再自然過渡到玉龍雪山,藍月谷這些標志性景觀,像用銀白色巨龍,玉玉龍雪山,妙齡少女仰臥寫藍月谷,讓文化厚重感和自然景觀的靈動美相互映襯,帶著讀者從人文到自然沉浸式逛了趟麗江……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