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临猗县食品工业园区,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早已飘出阵阵麦香。手工揉制的面团在老师傅手中翻转,6小时低温慢烤的工艺让每一粒面粉都释放出原有的甘甜——这家由临猗县政协常委李海丽创办的企业,正以“健康零添加”的理念,在晋南大地书写着一段关于创业、坚守与责任的传奇。
31年的面食坚守:破茧成蝶的创业史诗
1994年的夏天,18岁的李海丽揣着合阳县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挤上了开往山西的招工客车。车窗映出她年轻却坚毅的脸庞,身后是陕西合阳贫寒的农家,面前是未知的河东大地。父亲残疾、兄妹三人的家庭重担,让她收起了求学梦,在康美食品厂从包糖工做起,一路做到车间主任。然而好景不长,命运按下暂停键——国营厂破产倒闭。下岗后,叩开了食品销售员的大门。

2018年,李海丽注册资金创办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创业初期的厂房里,她既是董事长又是装卸工,为了调试一款烤花卷的口感,曾连续三天守在烤炉旁记录温度变化。“有次凌晨三点,我看着炉子里慢慢成型的花卷,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总说妈妈身上有面粉味。”回忆起创业艰辛,这位女企业家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如今的“胃你好”已拥有6000平方米标准化车间,28个畅销单品覆盖全国30个城市,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多万,实现利润将近200万,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
舌尖上的匠心:零添加背后的品质哲学



在胃你好食品的实验室里,一排透明展柜陈列着最朴素的原料:山西筋道面粉、无公害绿色蔬菜、农家自种椒叶。“我们的配料表短到能背下来。”李海丽拿起一袋烤花卷,包装上“健康零添加,真心胃你好”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款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采用6小时低温慢烤工艺,色泽焦黄,口感酥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面粉中的碱性物质能中和胃酸,成为许多肠胃敏感人群的首选零食。

更令人称奇的是产品的口味矩阵:玉米味的甜来自纯玉米面,椒叶味的香源自新鲜椒叶与小茴香,麻辣味则通过十余种天然香料调配而成。



手工烤花卷被西北航空列为配餐食品,2020年成功申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被评为中部六省名牌产品,2022年被评为临猗美食名片和临猗十佳网红产品,2023年胃你好铁罐坚果炒琪在全省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运城市唯一金奖,评委评价其“将晋南面食的质朴与现代食品工艺完美融合”。
从中石油加油站到高铁候车厅,从抖音直播间到社区便利店,“胃你好”的产品货架总能吸引目光,非油炸、0反式脂肪、富含粗纤维的特性,让传统烤馍摇身变为都市人的“轻负担零食”。目前,已远销北京、天津、内蒙古、山东等地市场,尤其是在临近的太原、西安等大城市的各大商超及流通批发市场,更是广受欢迎。
政协委员的双份答卷:履职为民与实业报国

作为临猗县十五届政协常委,李海丽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两个笔记本:一个记录企业产销数据,另一个写满调研心得。在第三次政协全会上,她提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应对县内企业同等有效”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关于设立全县小微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提案,获县工科局专项答复;“多措并举让生态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社情民意,被市运城政协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履职之外,她将企业发展与社会担当紧密结合。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连夜赶制5000份烤馍送往抗疫卡口,累计捐赠10万余元物资;每年重阳节向猗氏镇老人发放300余份食品,为汶川、新绛等受灾地区捐赠赈灾物资;成立巾帼电商联盟,带动百名妇女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
“当政协委员就要敢为群众说话,做企业就要担起社会责任。”李海丽常说,她的双重身份就像烤馍的两面,一面是建言献策的刚性担当,一面是回馈社会的柔性温暖。
麦浪里的未来图景:从“胃你好”到“乡村好”

在北里村的麦田里,李海丽蹲下身捻起一株麦穗,眼中闪烁着规划的光芒。按照她的“巾帼甄选”计划,这里将流转数百亩土地建设中型面粉厂,实现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把控。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晋南的小麦不只是粮食,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李海丽描绘着心中更宏大的蓝图:打造山西面食博物馆,设立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体验面食制作,开发“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的乡村旅游线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位同时担任运城市人大代表、县妇联兼职副主席的企业家,正将个人梦想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她牵头的“村企联合助力农文旅”项目,已带动周边5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计划三年内帮助100户家庭实现增收。从车间里的烤馍香到田野间的麦浪涌,李海丽和她的“胃你好”正在编织一张从舌尖到心间的幸福网。
暮色中的食品园区灯火通明,生产线上的烤花卷正缓缓通过质检台,包装上“漪海源”商标背后,是一位政协委员31年的奋斗史,是一家企业“做良心食品”的承诺书,更是晋南大地无数创业者用麦香书写的时代答卷。当高铁载着“胃你好”的产品驶向四方,那缕朴实的麦香里,藏着中国民营企业家最本真的坚守与最炽热的情怀。(图/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