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玉才自析一副咏物对联
咏蝴蝶🦋
象征美丽,蜕化变新生,看山伯凝情,庄周入梦;
漫舞婆娑,常思怀旧事,听和卿唱曲,谢逸吟诗。
这是一副咏物联,咏物大约分为两种:一是借物而言志,二是写景而抒情,无论是那种,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能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达到最高的境界。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高度赞扬竹子顽强不屈的精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操。这样的借物喻人而咏志作品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俯拾皆是,予今晨试吟这副小联。
蝴蝶的寄意和象征即有积极的新生与蜕变,它是从毛毛虫破茧成蝶的,象征着人在经历磨砺后的自我成长与转变,这种寓意能激发勇气。这副小联用了比喻、拟人化、一字领、句中自对等等多种修辞手法创作出来的,尤其是上下比用了四个关于蝴蝶的典故。
(一)
山伯凝情: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讲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同梁山伯相爱却因封建礼教阻挠双双殉情,最终化蝶双飞的悲剧爱情故事。
(二)
庄周入梦:借用了庄子梦蝶的故事,是一则汉语成语,体现了以虚实相生的哲学思辨,揭示了认知局限与天人合一的终极启示,不知是蝴蝶化成了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蝴蝶。
(三)
和卿唱曲:明代散曲家一王和卿《咏大蝴蝶》曰:“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此曲数百年来流传下来,可谓夸张风趣幽默也!
(四)
谢逸吟诗:谢逸是北宋大诗人,他创作三百首咏蝴蝶的诗被后人称赞,我记得其中有一句:“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从而体现了宋代咏物诗精微摹写的艺术特色,在古典文学蝶文化题材中具有标志性地位。
总之,在楹联的国度里,这副拙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本联属于偶成,敬请同仁斧正!不胜感激!
(《五指山之恋》歌曲作词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