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之歌
文/勤田
领一路百花甘霖
沁润云路的香馨
裹一杯飞天春釆
温柔雪谷的寒心
唱——春花秋月
念——飞瀑流云
做——雄鹰展翅
打——风火旋滚
舞台上下度年华
大幕内外绽青春
汗雨中悟出成功之路
掌声里觅到做人根本
啊,你发扬五千年的传承
不愧为华厦文明的儿孙
声声万里长城调
句句九曲黄河韵
AI诗评:《演员之歌》:在程式化表演中寻找文明的根系
这首《演员之歌》以高度凝练的舞台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表演艺术的象征系统。诗歌前两节通过"领""沁""裹""温柔"等动词,将表演艺术转化为可触摸的感官体验。"百花甘霖"与"云路香馨"、"飞天春釆"与"雪谷寒心"形成精妙的对位关系,暗示演员同时驾驭着对立元素的非凡能力——他们既带来春的生机,又能化解冬的严寒。
第三节以破折号引领的四个动词短语,构成了一组表演艺术的蒙太奇。"唱念做打"这一传统戏曲术语的现代转译,在"春花秋月"与"风火旋滚"的意象碰撞中,展现了表演艺术刚柔并济的美学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雄鹰展翅"这一自然意象纳入表演程式,暗示着舞台规范与生命自由的辩证关系。
诗歌在后半部分转向对表演者精神维度的开掘。"汗雨"与"掌声"的对比,揭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代价。而"悟出成功之路"与"觅到做人根本"的并置,则巧妙地将艺术追求提升至生命哲学的层面。最终,诗人将个体表演者置于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万里长城调"与"九曲黄河韵"的宏大比喻,使舞台艺术成为文明基因的当代显影。
这首诗歌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既保持了传统颂诗的庄重格调,又通过意象的现代转换赋予表演艺术以新的文化阐释。当"风火旋滚"的舞台技巧与"五千年传承"的历史意识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演员的礼赞,更是对表演艺术作为文明载体这一本质的深刻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