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秀清
十里荷香罗袂染,骤雨初晴,滚落珍珠簟。照水红衣容半掩,盈盈含笑秋波湛。
画舫澄湖光潋滟,谁在凭栏?相顾无声念。纵使真妃惊妒艳 ,吟诗只为芙蓉撼。
〔注:“秋波”指眼神。“湛”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采桑子•盛夏(和凝体)》
长空烈日飞禽隐,古树阴凉。蝉响清狂,陌野田间人影忙。
池塘莲叶无穷碧,菡萏衘香。戏水鸳鸯,蛙鼓频催鸥鹭翔。
《点绛唇•梧桐情寄(冯延巳体)》
叶掌擎阳,青桐挺拔凌云处。蝉鸣仙树,玉干相依护。
寒暑沧桑,执手朝还暮。魂归路,意犹共赴,更使红尘妒。
〔后记:“梧桐”在古代传说中,“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树通常是相伴而生,同生同长,同生共死。这种传说使得梧桐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忠贞的爱情,然而,从植物学角度来看,梧桐树并不具备雌雄相伴而死的特性,中国原生梧桐树也并非雌雄异株植物,它是同株异花植物,在同一棵树上雌雄两种花同时绽放,还有一种法国梧桐(悬铃木)是雌雄异株植物。因此关于梧桐树同生共死的动人传说,更多是一种文学上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而非植物学上的事实。有感于此美丽传说,写下了这首《点绛唇•梧桐情寄》。〕
作者简介:
焦秀清,女,籍贯内蒙古,喜欢写文章和古诗词,曾参加甘肃省白银市博文馆征文荣获三等奖,作品被编入书册。诗词作品曾在《龙风文学期刊》《龙风作家苑刊》《安徽诗苑》《国学诗海》《世界经典创作集团》《中国经典文学》等诗刊平台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