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韬,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排长,面对隧道施工中塌方危险,他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军人的钢铁担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本文深情讲述了石博韬烈士的壮举,以及他牺牲后家人、战友的缅怀与传承。

冷月照边陲
寒雪披峰峦
旌旗传令行
麾下几万兵
达坂扎营寨
骁勇闯虎口
碧血染征衣
炮声撼天山像往日一样,天山国防公路巩玉段四十九公里玉希莫勒盖隧道内依然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战斗景象。
头戴安全帽,身着破旧施工棉衣,腰缠绳索,脚穿内套毡袜雨鞋的113团1营1连3排战士们正在排长石博韬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行隧道施工。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默契;隧道顶部渗出的水滴答滴答直往下淌,天天如此不眠不休,战士们被淋湿的棉衣一会儿就冻得像龟甲一样硬邦邦的,隧道内就像个水帘洞;呜、呜、呜的风钻声震耳欲聋,整个隧道被笼罩在粉尘之中,呛的大家不停地咳嗽;肩扛支撑木的、搬运钢筋水泥的,踩着泥浆艰难地一趟趟往返;战士们拼死拼活将装满石渣的矿车推出隧道,将石渣倾倒在悬崖下。只有过路人仔细看到战士们领口偶尔露出的红领章才能知道这是解放军在这里挖掘隧道修公路。是啊,舍我其谁?只有解放军才能堪当此大任!此时一种巨大的危险正悄悄逼进全排官兵……
忽然,正在全神贯注指挥全排施工的石博韬排长听到了一种异常的声音,又看到有细小的砂粒慢慢滑落在地面,从以往的经验上来判断,这是要塌方的前兆,没有一丝犹豫,立即行动,时间就是生命!
他扯着嗓子朝战士们大声吼到:“大家赶快往外撤!”听到命令的战士迅速向安全区域跑去,这时他发现有个战士落在了后面,此刻,他全然不顾自己将深陷危险的境地,猛地朝前跨一步一掌将战士推开。仅仅一瞬间的时间,仅仅一步之遥的距离,全排战士得以安全脱险。
与此同时泥砂夹着石块已疯狂扑来,倾刻间将石博韬排长无情淹没。第一时间知道隧道内已发生塌方的胡永胜指导员迅速率领全连官兵赶到塌方现场实施救援,嚎啕大哭的战士们用双手花了四个小时才将石博韬排长刨了出来,只见他头部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几个大石块砸在胸部,双腿被一根支撑木紧紧压住,整个身体僵硬,已经停止了呼吸。石博韬排长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边疆人民,献给了天山国防公路,献给了玉希莫勒盖隧道。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两个月后(除在建的玉希莫勒盖隧道)天山国防公路宣告通车,这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慷慨悲壮!
石博韬排长在生死决择的关键时刻临危不惧,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战士的生命安危,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用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来塑造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用大爱书写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伟大的革命情操,用热血铸就军魂,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和对祖国国防事业的无限热爱!
雪山低头,河水呜咽,日月同光,天地共存,同唱一首壮士歌,同奏一首英雄曲,巍巍天山埋忠骨,豪气长存贯九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躺在担架上的石博韬排长手腕上的手表已停止走动,表盘上指针指向1983年7月19日上午11时46分。这就是玉希莫勒盖隧道发生塌方的确切时间,也是不能忘却的战友殉难日!
后来才知道石博韬排长的手表是未婚妻临别时送给他的爱情信物,可以想象远在湖北老家的未婚妻知道他牺牲的噩耗该是多么的痛苦万分!一段美好的姻缘就这么戛然而止该是多么的凄惨!
当得知儿子石博韬牺牲的消息后,老父亲石文华不顾自己瘦弱的身体,匆匆起程赶往部队,但,由于路途遥远耽误了时间,到最后也未见到儿子最后一面。在看望儿子生前连队战士们时,深明大义的老人家动情地说:“我的博韬儿子是为国尽忠,为国防建设,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而英勇献身,虽死犹荣。新疆也是他的故乡,就让他留在新疆吧!希望你们不要悲伤,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早日修好玉希莫勒盖隧道!”尚在悲痛之中的石文华老人家毅然决然地向团首长请求将小女儿石翠芬送到部队当兵,让她接过哥哥的钢枪,踏着哥哥的足迹,继续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不久小女儿如愿参军,成为12支队医院的一名护士,从此一个兄妹接力戍边保边疆的传奇故事得以诞生并流传至今。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吐尔根烈士墓地,老人家含泪捧起儿子坟上的一把泥土装在布兜里,带回了湖北武汉新洲老家。2006年石文华老人家不顾自己已70有2的高龄,再次前往新疆参加老兵重回天山路活动,看望长眠在天山的儿子,亲自为儿子石博韬的坟培土除草,以此告慰长眠天山的儿子英灵。
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光顾,今后要再到新疆天山去看儿子已渐渐变得力不从心,2007年石文华老人家决定在湖北武汉新洲老家为儿子石博韬建起了衣冠冢,这样儿子博韬就能天天和全家在一起了,也能解常年的思儿之苦。当年四川战友余志雄、邵伟、何永忠、方建伟、林茂祥等就结队前往湖北武汉新洲区石博韬排长衣冠冢前参加祭奠活动并看望石文华老人家。在新洲期间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石博韬烈士衣冠冢已成为当地学校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场所。2015年7月身穿武警迷彩服的余志雄和何永忠、羊富文、何平、方国强、彭龙等战友又千里迢迢专程赶往新疆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吐尔根烈士陵园去祭拜石博韬排长。在救命恩人的墓碑前余志雄战友失声痛哭,给排长献上一束鲜花,点上一支烟,斟上三杯酒,深深鞠躬再鞠躬,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以表感恩之情,以表哀悼追思之情!
遥望苍茫天山,雪松傲然挺立,尽是长青翠绿,又有三月杏花开,只愿陪伴断肠人,巩乃斯河水也念叨,日日思君不见君,唯见来人燃香烛,清明时节雨纷纷,年年清明年年祭!
石博韬烈士永垂不朽!
谨以此篇献给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英勇牺牲的战友们!

余志雄祭奠石排长

左起:余志雄、羊富文、何永忠、何平、彭隆、方国强战友向石博韬烈士敬礼
立在老家新洲的衣冠冢
姚加军 四川成都崇州市人,基建工程兵00123部队5连战士,1980年11月参军,1983年退伍后安置在国企工作,现己退休。
首发责任编辑:马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