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强烈的反战思想
王业松
2017年12月出版的《雨果散文精选》中,收集了作者的散文和演讲词,其中作者强烈的反对战争思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雨果主张各种思想调和,消除所有愤怒。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中,作者写到犹太人与基督教徒彼此之间的厌恶说:“蔑视犹太人的真正基督徒和憎恨基督徒的真正犹太人,双方彼此厌恶,避之唯恐不及。我们的文明讲究是各种思想的调和,并致力于消除所有愤怒。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种陌生人之间相互投去的憎恨目光”。
雨果在1841年入选了法兰西学士院。当天,他参加会议并发表长篇演说。演说中表示对祖国的热爱,他说:“我赞赏我的祖国,我也同样热爱我的时代”。号召今天的法国文学的后继者“不要忘记:新的时代有新的责任”,“需要奉献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贡献于不断发展的人类和平”。
雨果强烈呼吁和平,竭力反对战争。在1878年写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作者借纪念亡者,呼唤和平。作者激情地说:“让我们来宣布真正的真理,让我们羞辱战争。世界上绝没有血淋淋的光荣”。作者对所有母亲呼喊:“母亲们啊,战争这个窃贼不能再继续偷窃你们的孩子”。作者动情地说:各国人们辛勤耕作,永不停歇,……“这一切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上战场”!“面对岌岌可危的事态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和平”。作者说,伏尔泰虽然逝世一百年了,但他的作品不朽,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讨教,向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讨教,“借这些伟人的声音制止人类在流血”。作者1849年在《巴黎和平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号召“用调解来代替战争”,人类应该“向和平走去”,号召人们“打倒武器,和平地生活”,“我们相爱”。“大家都是人类”,“各国都是祖国”,“人民就是一家”,“在普天之下和平地繁衍”。作者说:“我永远为之努力的目标。对内消除贫困,对外消除战争”。作者在《国际文学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也有一个魂牵梦萦的愿望,这就是,我们要消灭仇恨”。
借古鉴今,因古思今。雨果在150年前强烈呼吁“制止人类在流血”。可是现在人类天天都在流血。
加沙地带天天在流血,而且是大量流血。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最新统计,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55706人死亡,另有13万人受伤。
俄乌两国天天在大量流血。截至2025年6月,俄乌战争双方死亡人数俄罗斯25万人,乌克兰军队阵亡约6万至10万,俄乌总伤亡人数分别突破100万和40万。
以色列和伊朗12天冲突,双方都在流血。印巴冲突在流血。缅甸内战在流血。2024年世界30多国家发生60多起冲突,都在流血。
雨果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思想颇有现实意义。
《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等文件都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发生。根据当前国际形势,联合国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向来就是与人为善,以邻为友,和谐相处,和平发展,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
中国有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优良传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凭君莫说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已亥岁二首》、“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注),岂在多杀伤”(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和“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王翰《凉州词》)等,这些诗句描写战争的残酷,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呼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共创和谐美好世界。
作品在,作家就在,二百年前文学巨匠雨果跨越时代,跨越国籍,如同与雨果同时代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一样,永远存在世界人们心中。让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愿望成为现实,创造美好的未来。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注:侵陵,即侵凌,侵犯欺凌的意思。
202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