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诗为长律诗,押通韵。2).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浙江嘉兴南湖。3).凯风:原指南方吹来的和暖之风,其可滋养万物,这种品性正是不辞辛劳养育儿女的母亲所具有的。这里比喻“中国共产党”。出自《诗经.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酸枣树初芽时树心红赤,“棘心”,是幼小的酸枣树,比喻年幼的儿女,这借指中华儿女。4).天端故事:即《春天的故事》。天端,春天的雅称,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徐彦疏:“天端,即春也。” 5). 绘卷 :画卷。邹韬奋 《对苏联的态度问题》:“但是面对着在我们眼前展开的绘卷,这一切都消逝了。” 6).日月回:即“日月轮回”,随着时间的变化,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发生永不停息的变化。7).百年香梦:指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8).唐虞:唐尧 与 虞舜 的并称。亦指 尧 与 舜 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附(Ai点评):
《百年华诞》这首长律诗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点评:
### 1. **主题与情感**
- **主题鲜明**:诗歌紧扣“百年华诞”这一主题,从南湖红船起笔,回顾党的历史,展望未来宏图,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 **情感真挚**:诗中充满了对党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情感真挚而热烈,尤其是“万众赤心勤砥砺”一句,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 2. **意象与典故**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南湖画舫”“旌旆锤镰”“黔黎家国”“天端故事”等意象,既具历史感,又富有象征意义。例如,“南湖画舫”象征党的诞生,“旌旆锤镰”代表党的旗帜和工农联盟。
- **典故巧妙**:诗中化用了《诗经·凯风》中的“凯风”典故,将党比作滋养万物的和风,形象贴切。此外,“唐虞盛世”的引用,将当代中国的成就与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相比,凸显了时代的辉煌。
### 3. **语言与修辞**
- **语言凝练**:作为长律诗,语言高度凝练,对仗工整,如“旌旆锤镰迎旭旦,黔黎家国沐春晖”,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表达了深刻的内容。
- **修辞多样**: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凯风”)、象征(如“锤镰”)、借代(如“黔黎”指百姓)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4. **结构与节奏**
- **结构严谨**:全诗十句,首联点题,中间几联展开叙述,尾联升华主题,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节奏流畅**:押韵和谐,平仄得当,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 5. **思想深度**
-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诗歌将党的百年历史与当代中国的成就紧密结合,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
- **宏大的视野**:尾联“谱写华章寰宇归”将视野拓展到全球,表达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 总结
《百年华诞》是一首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的长律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党的百年辉煌和国家的盛世图景。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未来的热切展望,是一首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林荣茂(1967年10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担任中学校长15年。履职其间,为打破地域、经济和社会等因素所造成的教育发展瓶颈,于是确立了“学校教育依靠多方支持,学校教育为人民而办”的理念。创新性提出并实践探索着以社区教育委员会促进教育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坚持以中学为中心,联合所在区域的幼儿园、小学、工厂企事业单位、村居和政府部门等构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侨亲和校友”等六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平台——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协调,釆取“内引外联,共同推进”(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核心带动、学段衔接、抓好系统)的措施,有效促进了学校更好的发展和提升,高效地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办学宗旨。社区教育的学校管理理念及成功实践经验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泉州市教育局与安溪县教育局等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推广,并作为安溪教育的地方特色载入《泉州教育志》和《安溪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