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0.老女人老汉子的晨
文/林水火(福建)
四个老女人在晨曦中比划日子
此时花圃被当作菜园
彼时植被被详细无死角播撒
夏日的风擦洗新鲜的出场柔光
诱发着一枚枚绿叶的温和
老汉子忽略了比划的名字吞吐陈旧太极
擦肩而过的长长水管吐露口沫
鬼针草的洁白羞涩点点浅黄
此时以大地的皮肤为垫板与老女人老汉子同卷
沟坎之上的乘除加减
终将步入重生的日后黄昏
起步的终点似乎摊开了没有扉页朦胧场面
这首《老女人老汉子的晨》以清晨公园一角的老年群体为观察对象,用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衰老与日常的交织,字里行间藏着对时光的温柔凝视,值得从三个维度细品:
一、意象的 “生活褶皱”:在日常碎片中藏着岁月重量
诗人选取的意象充满烟火气却暗含隐喻:
“四个老女人在晨曦中比划日子”:将广场舞或健身的动作与 “日子” 勾连,“比划” 既写肢体的缓慢,也暗指晚年对时光的丈量 —— 不是紧握,而是轻轻触碰。
“花圃被当作菜园”“植被被详细无死角播撒”:老年群体对公共空间的 “改造”,带着过去生活习惯的印记,既是对土地的依赖,也藏着 “仍想做点什么” 的生命力。
“老汉子忽略了比划的名字吞吐陈旧太极”:“吞吐” 一词极妙,太极的缓慢与 “陈旧” 的时光在呼吸间交融,“忽略名字” 则写出老年人对形式的淡漠,更在意动作本身的自在。
“鬼针草的洁白羞涩点点浅黄”:不起眼的野草成为背景里的 “旁观者”,其 “羞涩” 与老人的从容形成对照,暗喻自然的生机与衰老的沉静共生。
这些意象像散落的拼图,拼出一幅 “被时光磨软了棱角” 的晨景 —— 没有激烈的情绪,只有生活褶皱里渗出的平和。
二、时间的 “双向流动”:在 “晨” 与 “黄昏” 中写透轮回
诗中时间的处理充满张力:
开篇的 “晨曦” 是起点,结尾的 “重生的日后黄昏” 是终点,却用 “起步的终点” 打破线性时间 —— 老年的 “晨” 既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尾声,而 “重生” 又赋予衰老以循环的意义,仿佛黄昏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 “晨”。
“沟坎之上的乘除加减”:用数学运算喻指人生的得失、增减,“沟坎” 既是公园地面的起伏,也是皱纹、岁月的刻痕,老年人在这些 “计算” 中走过一生,最终与大地 “同卷”(同处一卷时光),消解了人与土地的界限。
这种时间观带着东方哲学的通透:不悲叹衰老,只将其视作自然轮回的一环,如晨光与暮色,本就是同一束光的不同模样。
三、语言的 “留白艺术”:用 “朦胧” 藏起未尽之言
诗人的语言克制而留白:
避免直接抒情,全凭画面传递情绪。如 “夏日的风擦洗新鲜的出场柔光”,“擦洗” 让风有了温度,柔光既是晨光,也是老年人身上 “新鲜” 的生命力 —— 即使年迈,仍在清晨 “出场”。
结尾 “没有扉页朦胧场面”:“扉页” 象征故事的开始,而老年人的 “终点” 没有明确的扉页,既写死亡的未知,也暗示:他们的一生早已在日常的 “比划”“吞吐” 中写满,无需再用 “扉页” 定义。这种朦胧感,让诗意在结束处反而舒展。
总评:这首诗像一杯温茶,初读是清晨的恬淡,细品却有岁月的回甘。它避开了对老年的悲情书写,转而捕捉那些 “比划日子” 的细碎瞬间,让衰老在晨光、太极、野草的映衬下,显出一种与大地相融的从容。所谓 “老”,不过是时光换了一种方式与人间共处 —— 这或许是诗人最温柔的洞察。
林水火,笔名绿帆,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港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协会员,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作协理事,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高级人才(C类)。其诗歌作品散见《八闽现代诗大展》《齐鲁文学》《青年文学家》《作家新视野》《微型诗选刊》《野果文学》《西北文艺》《诗路作家》等纸刊及中国诗歌网、中文诗歌网等网络平台。著有诗集《时光在风中行走》《眸光里的呼吸》《月光落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