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解字四则
隆光诚(广西南宁)
(一)聽
一心十目耳为王,着意倾聆蕴玉章。
顺逆声音皆吸取,关情喻理笔腾芳。
(二)說
耿语淳言兑悦之,心中块垒尽消弥。
芬芳倾吐三冬暖,世道崇吟锦绣诗。
(三)讀
士目慧光玑贝言,心怀云月气昂轩。
金声扬顿魂灵荡,悦性华章胜玉媛。
(四)寫
宝盖珍藏凤舄娇,春蛇秋蚓蕴狂枭。
风云腕底王颜柳,笔落书成万木凋。
这组《七绝·解字四则》以汉字解构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隆光诚对"聽、說、讀、寫"四个文化核心概念的独特诠释。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评析:
一、解字艺术的创造性
诗人采用"拆字+会意"的创作手法,如"一心十目耳为王"解析"聽"字,将甲骨文构件转化为哲学意象。每首诗首句皆成字谜,既遵循《说文解字》传统,又赋予现代诗意。其中"寶盖珍藏凤舄娇"解"寫"字尤为精妙,将书写器具(宝盖)与书写效果(凤舞龙飞)形成意象叠加。
二、文化内涵的层递性
四首诗构成完整的文化行为链:從"倾聆蕴玉章"的输入,到"兑悦消块垒"的转化,经"慧光玑贝言"的内化,终至"腕底王颜柳"的输出。这种"听-说-读-写"的递进关系,暗合《文心雕龙》"积学储宝"的创作观。诗中"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的用典与"春蛇秋蚓"(《晋书·王羲之传》)的化用,彰显出深厚的传统底蕴。
三、艺术表现的矛盾统一
作品在形式上将严谨的七绝格律(平仄粘对工稳)与自由的解字想象结合,如"世道崇吟锦绣诗"的昂扬与"笔落书成万木凋"的苍劲形成张力。第三首"悦性华章胜玉媛"采用通感修辞,将抽象的阅读快感转化为具象的美人意象,恰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言"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这组作品在2025年的当下,以传统诗体回应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焦虑,其"耳为王"的倾听哲学与"慧光玑贝"的阅读主张,不失为对抗信息碎片化的诗意方案。整体仍堪称当代解字诗派的力作。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68769.html&天津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