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上东氿广场
路边
水城景秀宜居邦,红霞添彩东氿场。每次来到东氿广场,我便觉得我是站在一艘巨轮的前甲板上。譬如清晨,微风从东方徐徐而来,温和地亲吻着我的脸颊。前方开阔的水面仿佛与天连成一色,就在这一色相连处,依稀的村舍地平慢慢地浸在了红霞里,太阳终于在红霞中升起。于是脚下的广场披上了红地毯,树上的绿叶变了红脸,晨练的人们也是红装舞步,神采奕奕。
我在被染成血红色荡漾而来的水波里,觉得巨轮在劈波向前。水城宜兴,本来就是一艘巨轮。曾几何时,汹涌的长江水从这里流过,它从上游带来的泥沙终于成就了荆南山下一段大湖中的绿洲,宜兴的先民自豪地将这块绿洲称为蝶城地,被蝶城地一分为二的东西大湖竟成了蝶的翅膀。蝶城地因为大湖两岸的交通而兴旺,最后终于成城。大湖水又因为长江的改道而清澈,天目山余脉的氿(guǐ)泉源源而来,甘甜如酒,东西大湖便成了东氿、西氿。据储传能《江左传奇》记载,相传秦始皇途径宜兴巡游会稽,封南岳宴父老,酒水不够氿水代,后来宜兴人干脆把东氿、西氿读成了“东酒西酒”,“氿”读“酒”今天依然是宜兴人的专利。
东氿广场是这块水中巨轮名符其实的前甲板,广场碑记说得好:“躬逢昌明盛世,重新打点江山”。共和国终于结束了山河破碎的屈辱,新世纪来临又使古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佛要金装人要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古城新生的靓装,四通八达的宽阔街道是巨轮妖娆的彩带。2009年初,市政府为民力作,投资六千多万,圈地十余公顷,历经一年,终于打造成了号称宜兴第一广场的这处景观工程。
东氿广场面朝东氿分为三大板块,由南往北依次为滨水广场、市民广场和生态广场。滨水广场有滨水廊、滨水亭和滨水池,生态广场台阶错落花树缤纷,更有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亲自根据两位宜兴籍画坛巨匠作品设计的景点彰显文化底蕴。一个是据徐悲鸿画而成的九方皋相马雕塑,一个是据吴冠中画而成的江南诗韵石景。市民广场二万平米气势恢宏,七十八块巨石又为广场增添了震撼的背景,譬如最大的一块,竟重达八十余吨。巨石因刻上了名流的宜兴诗文而更显山石风雅历史底蕴浓厚。陆机、王羲之、唐伯虎、卢象升、陈维崧、柳亚子、林散之和沙孟海等等古今名士宛若亲临,触手可及。市民广场不时会有大型活动举办,譬如2011年国际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主会场就设在这里,一时社戏纷呈鼓乐阵阵,鲜花飘香观众爆挤。在平常假日,千余市民上规模近似演出的晨练晚舞,谱写了水城前哨亘古未有的和谐乐曲,也打造了号称东方水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东氿广场原地名溪口,也就是水城人南下或东出水路交通的出口。现在整体契蓝渗绿,处处景观诗意,徜徉台阶花园,步步唐宋遗韵。周处斩蛟有史迹,孙权跃马传故事。你观那船去,莫不是大唐宰相陆稀声,退休归隐去湖㳇?再看那帆来,分明是北宋文豪苏东坡,刚接了起用山东登州知府的朝旨从似蜀堂赶来,豪情满怀壮志凌云。溪河边杜牧饮酒杏花村,东氿里岳飞水军来抗金。时光隧道里的溪口,从来就没有断过宜兴人的故事。清初有吴忠节飞舟随南明,留取丹心照汗青。民国有潘汉年上海抗日寇,赤胆忠心后人敬。他们当年就在溪口告别桑梓,踏上了舍生取义之路。
东氿广场,水城宜兴的前甲板,东氿街区正在崛起,耗资二十多亿的市文化中心与你牵手,刚刚竣工五十八层高号称无锡第一的东氿大厦又是你的瞭望台。哦,水城正在腾飞,你的明天会更加出彩。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