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月六 作者:沈洪明
我爱吃土豆,打小就是,如今到了花甲之年,依旧是如此,不曾改变。小时候因为这事儿,哥姐们还曾经给我起过外号“土豆泥”。
今天说起这事儿,有点原因。因为今天恰好是乙巳农历六月初六。有句老话儿,叫六月六吃土豆,意思是在东北这旮瘩,此季春天栽的土豆成熟,可以吃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吃土豆,有些勉强。一是此时的土豆还在成熟期,没有长够个,二是土豆还没有起面儿,淀粉含量远没有达到峰值。此时起出来的土豆皮尚嫩,稍微碰到了,就会脱皮。即便炖着口感也是欠佳。即便栽的是早土豆,也要再过十天半个月的才能起。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不像长我十岁的大姐,据说大姐出生的时候,家里就挨过饿。我是没有经历过挨饿,不过小时候也没有吃的太饱,要不然,我的个子或许会更高一些,没事儿你品品,如今有个现象,邻居家的夫妇们都是小个子,可是后代确是大个,和父母差的悬殊,究其原因,就是如今的孩子吃的太饱,营养过剩,能不长大个吗?想想,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吃的是什么?顿顿玉米面大饼子,高粱米水饭。咸菜条子。吃肉得是过年过节才有。就说这土豆吧,小时候到了六月初,入了伏,连雨天也就不奇怪了,常常是几场大雨,下的是沟满壕平,自家的小井也是下满了,用水舀子都能快水了,浑的很,这个季节刚好豆角也下来了,苦挠干休大半年了,人们都想早点吃到新鲜的蔬菜,地里的土豆长的也是刚刚够个,就抠出来吃了。刚起出来的土豆满身是泥,就在井沿边一边洗一边用铁勺子夸皮,母亲做的土豆炖豆角最好吃,每次作这道菜的时候,会破例放点猪油,那个香啊!我至今难以忘怀。炖出来的豆角和同锅烙的玉米饼子粘满油珠,胜过一切美味珍馐。
小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栽种很多土豆。秋天起个一两千斤,个儿大、好的储存,冬天吃,差一点的到生产队的粉房换粉条子,再小的或是有损坏的就用锅呼熟了喂猪。往往是一呼一大锅,一到这时候,我会和三弟去锅里捡食呼熟了小土豆吃,分明是在与猪抢食,如今,你把当年发生的事情讲给下一辈的孩子们听,没有人会相信。都说,土豆这东西吃多了会烧心伤胃,我倒是没有,吃了大半辈子土豆,愣是没有吃够。
土豆的吃法各种各样,小时候最多的吃法是把土豆放到锅里,填点水,烧开锅后,土豆熟了,倒点儿大酱,用饭勺子一怼,连皮带瓤的成了泥状盛到碗就吃了。后来成家之后,老伴儿用呼熟了的土豆和上白面,烙过土豆饼,也是美味。几十年了,家里的主食少不了土豆,少了土豆似乎就吃不饱饭。前几年,我得了糖尿病,医生建议要少吃含有淀粉的食物,例如这土豆,就得少吃或者不吃,我是我行我素,照吃不误。感觉这吃土豆比命还要重要。这不,又是一年六月六,我想到地里起出一些土豆来应应节令,这时候的土豆秧长的依然是茂盛,秧的顶部开着紫色的花朵,引来众多蝴蝶和蜜蜂在花的周围翩翩起舞。因为前几天刚刚下过几场大雨,地里较为湿润,起出来的土豆粘满泥土。大小不一,个别的离土层近的土豆被阳光晒青了一部分。拿回家里,老伴儿边洗边唠叨,说我败家。没有长大的土豆被我起出来吃了有些可惜。我说老伴儿几句,你这是过苦日子过惯了。不就是吃几个土豆嘛!
晚餐依旧是如小时候那样,土豆炖豆角,老伴儿还放了不少猪肉,远比当初母亲炖豆角时放猪油强上万倍。熟透的豆角上依旧满是油珠,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不过,说句心里话,或是年岁大了,味觉退化,吃到嘴里,不管你怎么咀嚼,也难以品出小时候母亲做的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