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散记·
名将辈出的
黄埔军校
欲鸣
从广州市区奔东南方向,乘车过大学城,从鱼珠码头跨珠江,车程一个小时就到了黄埔区长洲岛。
长洲岛四面环水,环境封闭,周边修筑了白鹤岗、大坡地等多个炮台,黄埔军校就坐落在这个岛上。
往黄埔军校走,平整的柏油马路,两边错落有致的商铺,马路的尽头正前方,有一个硕大石门,上方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顺着人流走不远,就到了黄埔军校正门。正门坐南朝北,面临珠江,隔着高墙能看到几艘军舰停靠在珠江江面。
正门上方匾额正楷六个白底黑字:“陆军军官学校”。我考证了一下,匾上的题字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也是著名书法家谭延闿所书。大门的两边矗立着两位手持步枪的卫兵塑像。我对着正门,站在卫兵塑像前,郑重的敬了个军礼,留下来一张一生都要收藏的的照片。
从正门进去,墙壁上有孙中山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听说这个位置历史上是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走进二门,有一个二楼建筑,呈日字型的四合院。分别有总理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墙上贴着第一期学员的名单。在多间学员宿舍,木板床上被褥摆放整齐,饭堂上还原了当初餐桌的饭菜,阅览室书架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书籍。
六月的广洲,湿热难挡,即使你喝着冰矿泉水也是汗流浃背。我赶紧钻进了带有空调的展览馆。
这里有“军校校史”、“东征史迹” 、“孙中山在广州革命活动”。我饶有兴趣的浏览了黄埔军校的变迁、历任校长、仼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任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等的教职员名单,还有各学期的黄埔军校学员名册。
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黄埔军校共招收了学员4万1千多人。这里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 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陈毅…,陈赓大将、罗瑞卿大将,陕北红军的刘志丹,抗战牺牲的八路军参谋长左权,我党派到东北的抗联将领赵尚志、赵一曼,都是黄浦毕业生。积极抗战的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陈诚。黄埔军校培养的大批军政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史料记载,侵华日军飞机在1938年轰炸了长洲岛,学校本部等都被炸毁。解放后,经多次修缮,基本恢复了黄埔军校当年的原样,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阳快要下山了,夕阳笼罩了整个长洲岛,给黄埔军校涂上了一层橘红色的艳丽色彩。
2025年6月写于
长洲岛黄埔军校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一到三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500~10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沁瑶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