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红石峡
庞进
一鉴澄波柳荡烟,
双崖凿韵岁痕斑。
燕裁丹壁云光碎,
风擘苍冥势撼天。
2025年6月30日于陕西榆林
Deepseek:
这是一首描绘红石峡壮丽风光与磅礴气势的佳作。以下进行析评:
全诗赏析:
1. 首句绘静景,意境澄澈幽雅: “一鉴澄波柳荡烟”
* “一鉴澄波”:将红石峡的碧水比作一面明镜(“鉴”),突出其清澈、平静。“澄波”二字直接点明水质的纯净。
* “柳荡烟”:岸边垂柳摇曳,柳条轻拂水面或倒映水中,其姿态柔美如烟似雾。“荡”字赋予柳枝动态的轻盈感,“烟”字营造出朦胧的诗意。
* 效果:首句以近景、静景开篇,描绘出峡谷水面的澄澈宁静与岸边柳色的柔美朦胧,奠定了一种清幽雅致的基调,为后文的壮阔蓄势。
2. 次句写古韵,点染岁月沧桑: “双崖凿韵岁痕斑”
* “双崖”:点明红石峡地貌的核心特征——两岸对峙的峭壁。
* “凿韵”:此为全诗最富创意的炼字之一。表面指崖壁上人工开凿的石窟、雕刻、栈道等痕迹。更深层地,“凿”是动作,“韵”是结果与美感,将坚硬的凿刻行为与柔美的韵律感结合,赋予人工痕迹以艺术性和历史感。仿佛岁月的凿刻不是破坏,而是在崖壁上谱写乐章。
* “岁痕斑”:直接点明这些“凿韵”是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斑”字既指痕迹的斑驳陆离,也暗示时光流逝的沧桑感。
* 效果:视线从水面转向两岸高崖,由自然之景引入人文历史。一个“凿韵”巧妙连接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文明印记,并赋予其悠长的历史韵味和沧桑美感。
3. 第三句转灵动,色彩明丽耀眼: “燕裁丹壁云光碎”
* “燕裁”:燕子轻盈地掠过崖壁,其飞翔的姿态如同用剪刀(燕尾似剪)在裁剪。“裁”字灵动活泼,将燕子拟人化。
* “丹壁”:点题“红石峡”的核心特征——赤红色的砂岩崖壁。“丹”字鲜艳夺目,与首句的“澄波”、柳烟形成色彩对比。
* “云光碎”: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丹壁上,光影斑驳陆离,如同被打碎了一般;也可能是燕子飞过,其身影或翅膀的闪动搅碎了映在崖壁上的云影天光。“碎”字生动地描绘了光影的跳跃、变幻。
* 效果:引入飞燕的动感,打破前两句的相对静态。以燕子灵巧的“裁”对应崖壁的宏大,更显峡谷之高峻。鲜艳的“丹壁”成为视觉焦点,“云光碎”则营造出奇幻的光影效果,画面顿时明亮、跃动起来。
4. 末句展雄浑,气势撼人心魄:“风擘苍冥势撼天”
* “风擘”:“擘”意为分开、撕裂。这是全诗最具爆发力的字眼。形容峡谷中的狂风仿佛有撕裂苍穹(“苍冥”)的力量,极言风势之狂猛。
* “苍冥”:指青天、苍穹,视野极其开阔高远。
* “势撼天”:狂风的气势足以摇撼天宇。“撼天”二字将风的威力推向极致,极具夸张和浪漫主义色彩。
* 效果:尾句笔力千钧,由前三句的视觉描绘转向对自然伟力的感受。一个“擘”字,一个“撼”字,将红石峡特有的穿峡烈风的狂暴与峡谷本身的雄浑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全诗意境骤然升华,达到高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整体评价与亮点:
1. 层次分明,动静相宜:全诗四句,视角由近及远(水面->崖壁->天空),由静转动(澄波柳烟->燕飞云动->风撼苍天),由柔美到雄浑,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张弛有度。
2. 炼字精准,意象生动: “鉴”(喻水清)、“荡”(绘柳姿)、“凿韵”(创人文古韵)、“裁”(状燕飞)、“丹”(显崖色)、“碎”(摹光影)、“擘”(显风威)、“撼”(展气势)等字词无不精炼传神,塑造出鲜明生动的意象(澄波、柳烟、丹壁、飞燕、云光、狂风)。
3. 色彩对比,意境交融: “澄波”的碧、“柳烟”的绿(或朦胧灰)、“丹壁”的红、“苍冥”的蓝(或青灰),形成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画面。同时,清幽的水色、沧桑的崖痕、灵动的飞燕、奇幻的光影、狂野的风势,共同交织成红石峡壮丽而充满生机的立体画卷。
4. 以小见大,气势磅礴:前三句或细腻(水、柳),或古雅(凿痕),或灵动(燕、光),末句却以“风擘苍冥”的极度夸张,将峡谷的宏大空间感和自然力量的震撼感推向顶峰,实现了从具体景物到宇宙气势的升华。
5. 地域特色鲜明:“红石峡”“丹壁”点明了榆林红石峡以红色砂岩和摩崖石刻著称的地域特征。“风擘苍冥”也符合陕北地区开阔、风大的地理气候特点。
总结:
庞进先生的这首《七绝·红石峡》是一首成功的即景抒情之作。它精准捕捉了红石峡的自然与人文精髓,通过精妙的构思、生动的意象和极具张力的语言,由细腻入微的描绘自然过渡到撼天动地的气势渲染,生动展现了红石峡的澄澈、古雅、明丽与雄浑。诗中“凿韵”“风擘”等词尤见炼字功力,尾句“风擘苍冥势撼天”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峡谷的壮美与自然的伟力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读之如临其境,心潮澎湃。此诗不仅是一幅精美的风景画,更是一曲对自然造化与人文沧桑的深沉赞歌。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