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晴
钱塘江观潮后,返回苏州的途中,稍微绕一些路,就可以到达嘉兴的南湖。“烟雨迷蒙访旧踪”这句诗从小学学到这篇课文时,就一直萦绕心头到如今,期待着有朝一日也可以追踪伟人的踪迹。“南湖”这个通俗顺口的名字,与我家乡的南湖是此湖非彼湖,非同凡响,改天换地,继往开来,承载中华复兴“红船启航”的地方。
下午时分我们到达嘉兴南湖公园后,就迫不及待扫码排队,期待已久的时刻来了,只见南湖公园被郁郁葱葱的桂树林环抱着,充满着灵气与祥瑞。七八月是这里最热的时候,我也是在这季节到这里,遥想当年这些革命家怎么从上海转到这里,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天气那么炎热,还要躲过敌人的重重盘查与封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革命家心中的信念,不是我等之辈能体会到,一些普通人的困难,在他们的身上是不存在,看到只是骨髓里那种救中国的使命与责任。
乘坐游船没有几分钟就到达湖中心的湖心岛,四面环水,随众人下船,映入眼帘是江南诗情画意的烟雨楼。往左侧走有十几米终于见到游船与访踪亭。真没想到看似普通的游船,却承载着改变神州命运起点的重任,游船不是很大,里面应该是不宽敞,却决策着辽阔神州的前途。这条船是在1985年通过参加“一大”革命家的回忆仿制的。“一大”的纪念碑、“访踪亭”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足以证明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位置与厚重。
平静的湖水温柔清澈,我的内心却涌起惊涛骇浪的画面,我敬佩每位革命家的精神与毅力。我对巾帼不让须眉,在中共“一大”召开做出突出贡献女性革命家王会悟由衷敬佩与赞赏,是她的发散性思维,将会议地址选择在游船,也是她在会务和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没有她,党史也可能会改写。
我作为一名女性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翻阅她的成长阅历与贡献,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女性,要有开明的思想,和自身不断进取的独立个性,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是我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动力与灯塔。
临近傍晚,乘上最后一趟游船离开,没有赶上参观“一大”纪念馆的时间,只有带着遗憾期待下次的“访旧踪”。
作者简介:单德菊,笔名:一晴,欣赏边塞雪花飞舞,也喜爱南国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