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骨间的星光
——记录术后的感怀
消毒水的气味漫过第五颈椎时,我才惊觉生命原是易碎的瓷器。手术刀割开皮肤的瞬间,仿佛听见时光裂开细纹,将那些忙碌奔波的日子割裂成碎片,露出藏在深处的脆弱与柔软。
术后的疼痛像潮水般涌来,从椎后蔓延至每根神经末梢,连最简单的转头动作都成了奢望。我被困在病床上,如同折翼的飞鸟。黑暗中,疼痛如影随形,每分每秒都考验着我的意志。在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曾经为了所谓的完美与强者姿态,日夜伏案,透支健康,却忽略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晨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床头时,儿子的身影轻轻晃动。他用棉签蘸着凉白开湿润我干裂的嘴唇;老伴沉默地将稀饭端到我的床前,蒸气模糊了他鬓角新添的白发;邻床病友把削好的苹果切成星星形状,送给我。这些温暖如同微光,在疼痛的黑夜里次第亮起,拼凑出人间最动人的图景。身体的禁锢反而打开了心灵的窗,我开始留意窗外的玉兰树——看它在春风里长出了新芽;听麻雀在窗棂间跳跃轻唱;感受阳光落在我皮肤上的温度。这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微小的美好,此刻都成了我最珍贵的宝藏。原来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就在眼前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康复训练的过程漫长而又艰难。每一次抬头,每一次转动,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在疼痛的背后,是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励,是无数双温暖的手在托举着我。这些爱与关怀,成了我对抗病痛的力量源泉。出院的那日,我在医院门口驻足。春日的风裹着玉兰的清香拂过脸颊,颈后的伤疤隐隐作痛,却提醒着生命的坚韧与珍贵。这场病痛如同一场修行,让我懂得了放慢脚步,珍惜当下,也让我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走得多快,而在于走得有多稳,看得有多真。椎骨间的金属支架,终将与我的骨骼融为一体,就像那些温暖的记忆,早已深深刻在我的生命里。
未来的日子,愿带着这伤痛重生的感悟,以更温柔、更从容的姿态,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我知道,生命中的每一次疼痛与陪伴,都是照亮人生的星光!我深知:健康不仅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更是唯一。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懂得珍惜,向前看,人生方能更幸福、更圆满!

【作者简介】杨巧珍,武汉黄陂人,热爱文学,黄陂诗联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