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晨
连日来,我一直沉浸在写作山东援川的长篇报告文学之中,感到十分疲劳。正月十五这天,正好是星期日,便想休息一下,计划晚上到趵突泉公园去赏月观灯。 不料,早晨一起来,就看到天空阴沉沉的,很快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等到中午以后,风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雨滴变成了冰粒,继而扬起了鹅毛大雪……

好大一场雪啊!从我居住的高层住宅上往外看,漫天皆白,狂风卷着大团大团的雪块飞舞着。是的,不是一片片的雪花,而是成团的雪块仿佛是谁在天上快乐地打雪仗似的。不一会儿,整个城市就被一层洁白的雪毯覆盖了。说实话,近几年在泉城还没见过如此猛烈的风雪呢!惊喜之余,我不无遗憾地想今晚赏圆月、看花灯,怕是要落空了。
不过,这又引起我的另一个联想,民间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据说,在我国许多地方,如果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乌云满天,看不见夜空明月,那么往往到了下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罩花灯的现象。
我忘记了2009年的中秋节是否“云遮月”,但2010年的元宵节却是真的“雪打灯”了。望着窗外正劲的风声雪阵,望着远处的大红灯笼,我突然想起了25年前,1985年的元宵节,也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正月十五啊!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的空军某部宣传干事,奉命前往即将开赴云南老山轮战的某部采访。按照中央军委命令,这支部队的一个加强营携带武器装备空运南疆前线。为了万无一失,顺利组织实施,这个加强营的营长、教导员和一位作战参谋提前来到某机场协调行动方案。我就是这时与他们相见并逐渐熟悉的。
上世纪80年代的云南老山战火纷飞,我军采取的是各部队轮番参战的方法,既有效地保卫了祖国领土,又使不同军区的指战员得到了实战锻炼。这一年,轮到了驻守在鲁中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战前动员,取消休假,家属劝回,人人写请战书、决心书,部队进入封闭式实弹训练,一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气势。前来联系空运行动的三位陆军军官,明知道这次上去是真刀真枪地干了,生死难料,可没有一点儿的惶恐与紧张。用他们的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责无旁贷。
陆空双方协调完毕,确定了出征日期,我随车去他们部队采访。那是一辆过去常见的北京212吉普车,草绿色帆布篷,驾乘五人,越野性能很好。这种车现在已经基本淘汰了,当时却是县团级才能配备的小车啊!正是过了春节不久,天阴沉着,飘着雪花。小车一路疾驰,沿着盘山公路翻过一个山坡,即将进入一座县城,忽然发现前边街道灯火辉煌,隐隐传来鼓乐秧歌声。
车上的人恍然大悟:“啊,今天是元宵节了,人们闹花灯呢!”
“对了,我们都忙忘了!不过,今天阴天,看不到月亮圆了。正月十五雪打灯,在我们老家这是风调雨顺的象征,看来今年是个好年景啊!”
“可是……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看上……”
“你这是咋说哩!为了更多的人过个好丰年,咱看不看的,值了!”
“就是就是,我这是说着玩呢!车上还有空军的战友,让人见笑了……”
说笑声中,吉普车驶进了县城。虽说雪花飞舞,但人们的兴致丝毫不减,沿街的商家门前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一路披红挂绿的秧歌队,举着明亮的灯笼火把敲锣打鼓地走来。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们的小车不停地按着喇叭穿过人流,慢慢向前驶去。我坐在车里,看着几位陆军战友饶有兴致地观赏窗外的情景,心头不由得涌来一阵激昂和悲壮:他们就要上前线了,可能其中有的人是最后一次看到正月十五闹花灯。但,他们却非常坦然,义无反顾。而正在欢度佳节的人们啊,你可知道正是我们的战士守卫在边境上,才有这样的一片歌舞升平!
雪,不断地扑打在花灯上,扑打在车窗玻璃上,一片迷离,渐行渐远……
这个不平常的正月十五,像定格的镜头一样,永远铭刻在我心灵的光盘里。特别是遇到今天这样风雪弥漫的元宵节,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1985年那个“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一天!后来,这支部队按计划成功地紧急空运老山前线,接防兄弟部队阵地投入了战斗,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我所熟悉的那几位军人,一人负了重伤,一人永远地留在了南疆边陲……可他们当时的对话至今仍清晰地响在我的耳畔:
“啊,今天是元宵节了,人们闹花灯呢!”

“对了,我们都忙忘了!不过,今天阴天,看不到月亮圆了。正月十五雪打灯,在我们老家这是风调雨顺的象征,看来今年是个好年景!”
夜幕不知不觉降临了,雪却下得越来越密,没有一丝要停的意思,远远近近的商家、酒店门前依旧亮起了红红的灯笼,在风雪之夜里传递着一片温馨。不知怎的,望着窗外、望着远方,一层水雾样的东西慢慢浮上我的眼睛……
作者简介:
许晨,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山东文学》社原社长主编。国家一级作家。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纪实》《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琴声如诉》《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山海闽东》《生命至上》《人与海》(与作家王晓瑜合作),《渤海魂》《黄河“潜龙”》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曾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特等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泰山文学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