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铜 血 脉
池国芳
一柄青铜凿子劈开鸿蒙,春秋的号子声震碎星辰。自吴王夫差挥鞭北指,两千五百年烟波奔涌成一条翡翠长廊。自燕京至余杭,三千六百里经脉横贯华夏,最宽处百丈有余,窄处亦可容三舟并行。这条青铜铸就的血脉自幽燕群山奔涌而下,吞海河,贯鲁地,过彭城,掠江淮,直抵钱塘潮声处,将九派支流汇作一腔沸腾的热血。
运河两岸,时光被浪花揉成碎片。临清码头的漕船桅杆曾刺破残阳,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华至今流淌着盐商的银锭叮当。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与汴梁虹桥的叫卖声在波光里交织,微山湖的芦苇荡中仍回荡着纤夫们青铜般的号子。每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商贾行旅的脚印,每朵浪花都折射着南北文明的辉光。
当蒸汽机的轰鸣惊醒沉睡的漕船,这条青铜血脉开始焕发新的生机。货轮犁开碧波,将北方的钢铁与南方的丝绸编织成经纬;清流浸润干涸的北国,让麦浪与稻香在同一个纬度起舞。夜色中的运河不再沉睡,霓虹倒影里游船载着唐宋诗篇与现代交响乐共舞,千年古堤上智能监测仪与石雕镇水兽并肩守望。
站在拱宸桥上远眺,月光将运河水锻造成流动的银箔。这条永不凝固的青铜之河,既承载着《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也倒映着量子卫星划过的轨迹。当北斗导航为古航道注入数字灵魂,当生态廊道让白鹭重返船闸,我们终于读懂:运河从来不是遗落在史册里的旧梦,而是永远向未来奔涌的——活着的史诗。
晨雾中,新时代的船工吹响汽笛。那声音与青铜编钟的余韵共振,在五省二市的版图上激荡出新的和声。大运河正以青铜的坚韧、流水的智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乐谱上,续写着波澜壮阔的第九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