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合一”的联想
作者:陈明岗
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天人合一”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与自我的漫漫征途。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便会发现,这看似高深的哲理,其实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眼为日月,在我们深邃的眼眶里,藏着宇宙的光明与奥秘。那灵动的双眸,恰似高悬于天际的日月,明亮而炽热,温暖而皎洁。太阳的光芒,如同我们眼中的希望,照亮前行的道路;月亮的清辉,好似我们心底的宁静,抚慰疲惫的灵魂。当我们睁开双眼,便与这日月同辉,感知着世间的万象。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我们如同迎接新生,怀揣着对新一天的憧憬;夜晚,月光如水,洒在窗前,我们在静谧中与内心对话,如同与宇宙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
发为星辰,那丝丝缕缕的头发,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根发丝,都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走向,就像每一颗星辰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头发在我们的头顶舞动。它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变迁,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的头发或许会渐渐变白,就像星辰也会经历黯淡与重生。但无论如何,它们始终是我们与宇宙相连的纽带,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
人有四肢,年有四季。我们的双臂,如同春天的树枝,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能够拥抱生活的美好;双腿,如同秋天的树干,坚实而稳重,支撑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春天,万物复苏,我们的身体也随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同四肢在伸展,迎接新的挑战;夏天,骄阳似火,我们的热情如同燃烧的火焰,在汗水中释放着能量;秋天,金黄的季节,我们收获着努力的成果,如同四肢在劳作后得到了回报;冬天,银装素裹,我们在寒冷中沉淀,如同四肢在休息,积蓄着下一年的力量。四季的轮回,就像我们生命的节奏,有起有伏,有荣有枯。
宇宙由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一种无法抗拒的命运。宇宙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它的演化之旅。星系的形成,恒星的诞生与毁灭,都是宇宙成住坏空的体现。而我们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生老病死的旅程。婴儿的啼哭,是生命的开始,如同宇宙的大爆炸,充满了无限的可能;青春的活力,是生命的绽放,如同宇宙中的恒星闪耀光芒;中年的沉稳,是生命的沉淀,如同宇宙中的星系逐渐稳定;老年的安详,是生命的回归,如同宇宙中的物质逐渐消散。我们在这生老病死的过程中,感受着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然而,“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和关联,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修行的境界。我们要做到守道长生,为善保真。守道,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违背宇宙的法则。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不能过度地索取,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因为我们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生,并不是追求肉体的永生,而是追求精神的永恒。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
为善,就是心怀善意,关爱他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帮助,都能传递出温暖与正能量。当我们为善时,不仅能让他人感受到幸福,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保真,就是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不迷失方向。只有保持真实的自我,我们才能与宇宙的本质相契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迷失在物质的追求中,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忘记了与自然的联系。我们在高楼大厦中忙碌,在车水马龙中奔波,却很少有时间抬头看看天空的星辰,听听鸟儿的歌唱。我们的心灵变得浮躁,我们的身体变得疲惫。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天人合一”的哲理时,我们会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就在我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中。
让我们在“天人合一”的智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让我们的双眼,如同日月般明亮,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的头发,如同星辰般闪耀,记录着生命的历程;让我们的四肢,如同四季般有序,感受着生活的节奏;让我们的生命,如同宇宙般浩瀚,在成住坏空的轮回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让我们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与宇宙融为一体,成为这伟大自然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本就与天地同根,与万物一体。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我们将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走向永恒的光明。
作者简介
陈明岗,笔名陈峰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爱好文学擅长诗歌创作。先后发表诗歌200余首。多次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获奖。《中华文化》荣获散文一等奖,入编《2024年度华语文学精品选》。有作品荣获“墨韵新年*黄河杯”金奖。曾任山西省曲沃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中外诗歌散文交流大使,《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世界文学》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执行主编等。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