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吟》
千里归乡兄弟忙,
刘寨接站面包晃。
二叔阖家炕头聚,
粗茶沸煮暖心肠。
炭炉烘被留影处,
笑语犹存老屋梁。
踏雪登坡荒草泣,
孤村寒树暮烟苍。
犬吠驴鸣柴院外,
故人霜鬓话麻桑。
年味散尽征途启,
皮箱碌碌碾离殇。
妻女随行频北顾,
山弯几度掩夕阳。
此去天涯何日返?
空余老燕绕空堂。
《归乡行》
兄弟蓉城隔远程,
数年方得返乡行。
长车北上刘寨镇,
旧驾亲迎老母情。
二叔阖家除夕聚,
土炕围炉夜话声。
炭炉暖透上房热,
锦被铺陈炕火明。
姊妹留影慈母侧,
儿孙绕膝笑颜盈。
三弟登坡眺故城,
冬山踏雪荒草悽。
墟里炊烟犬吠远,
乡邻旧貌语犹轻。
忽闻驴鸣惊岁暮,
又见羊归唤晚晴。
最是年残别离苦,
妻儿负箧复南征。
回望故园烟火处,
天涯何日再归程?
《八声甘州·故园行》
望重峦叠嶂锁寒江,
暮云裹行囊。
越巴山蜀水,
冰轮碾碎,
千里斜阳。
柴院黄犬犹吠,
热泪溅衣裳。
聚首围炉夜,
瓷碗盛霜。
犹记棉衾炭暖,
快门凝雪鬓,
影褪昏黄。
踏枯蒿寻旧,
新厦立苍茫。
抚土墙、
童谣未改,
别萱堂、
征雁唳空廊。
天涯路,
问飘蓬处,
可作吾乡?
《归乡赋》
蜀道绵延,锦城迢递。手足悬隔,关河阻长。铁骑穿云,越千峰而北向;轻辕迎风,迎游子于刘阳。昔时慈母倚闾,今朝叔伯盈堂。土炕围炉,焙新茗以话桑梓;布衾覆膝,偎旧榻而忆韶光。红泥火旺,映欢颜于四壁;素手影留,镌春晖于一帧。烟袅屋梁,犬吠深巷,鸡鸣柴扉,羊咩残阳。斯景犹存,故人未老,方寸方暖,忽焉岁荒。
及至雪覆荒径,草没孤茔。陟彼高冈,望乡关之渺渺;抚此残垒,叹蓼莪之怦怦。寒灶无温,空忆絮语;枯枝作笔,漫写离觥。陌上辙痕新,游子行囊重。稚女牵衣问归期,荆妻掩面拭啼妆。残照里皮箱碌碌,朔风中汽笛铮铮。回望炊烟起处,恍闻慈唤;忍顾陟岵途次,但见云横。呜呼!浮生逆旅,何处椿萱?明月天涯,几时故陇?
《长相思·归途》
山一程,水一程,
铁轨长长向故城。
寒星伴月明。
炭火烘,笑语烘,
土炕棉深老影重。
茶烟绕旧灯。
风一更,雪一更,
枯草连天掩犬声。
行囊压断筝。
驴栏空,羊圈空,
陌上霜痕叠几层?
炊烟散不成。
《七律·归乡纪事》
千里归程岁已残,
故园霜雪满车鞍。
围炉夜话茶烟暖,
踏雪晨行草径寒。
旧友容颜犹未改,
新居灯火暂成欢。
行囊又负天涯路,
遥望家山雾里看。
《迁徙的根》
绿皮火车在冻僵的蚯蚓腹中蠕动
兰州站台吐出三十年未锈的方言
面包车碾过结痂的黄土路
后视镜里
母亲的白发正在返青
上房炭火舔舐着陈年茶垢
土炕裂痕里溢出糨糊香
三弟的脚印陷进雪坡时
整座山岗开始摇晃旧照片
枯草举着银簪刺破天空
犬吠在炊烟里结出冰棱
父亲的旱烟袋明明灭灭
烫穿了新羽绒服下的补丁
皮箱拉链咬住最后一片雪花
铁轨在霜雾里重新蜷缩成脐带
我们数着肋骨般的枕木前行
把年味腌制成防腐的月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被认证为都市头条的编辑,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