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诵者:马淑华,网名老马识途,退休医务工作者,河北朗诵协会会员。唐韵之声朗诵艺术团副团长。诚心待人,认真做事。愿用声音传递美好,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

记忆中的那枚桃
作者 马淑华
如今物产丰富,市场流通也便利。每年六七月份,市场上的水果琳琅满目,啥都有。特别是看到货架上各式各样的桃子,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一段事儿,那画面在我脑子里怎么都赶不走。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老家。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物产匮乏,就算到了有水果的季节,能吃到的水果也少得可怜。即便是在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果树。我舅舅家就住在我家隔壁,他们家院子里种着桑树、杏树、樱桃树和梨树。那时候,我可羡慕舅舅家了,天天盼着夏天快点来,这样就能去舅舅家吃个痛快。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妈在自家院子里也栽了棵普通的桃树。树活了以后,爷爷又给嫁接了一下,说嫁接后就能结大桃子,可就是还得等两三年,对我来说,那时间可真够漫长的。从那以后,我就眼巴巴地看着它每年开花又花落,盼着它快快长大。
三年后的春天,花谢了,树上真结了几个小桃子。我高兴坏了,每天都跑去看,盼着它们快点长大,心里还时不时埋怨它们长得太慢。可在几天的时间里,几个桃子接二连三地掉了,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这唯一的桃子在我的密切关注和满心期盼下,越长越大,我心里那叫一个乐呀。
那年夏天,我妈带着妹妹去部队看我爸,因为我要上学去不了。往常这种时候,我都是去姥姥家住。但那年,就为了这个桃子,我不怎么去姥姥家了,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我看着桃子一点点长大,颜色从青变白,又从白变红,这个大桃子不仅形状好看,颜色也漂亮,毕竟桃树这几年的养分都给了它。那几天,只要一放学都得跑到树下瞅瞅。
一天中午放学,我像往常一样飞奔到桃树下,抬头一看,愣住了,桃子咋没了?我瞪大了眼睛,找了好几遍,还是没有。我一边往屋里跑,一边大声喊:“奶奶,桃咋没了?”进了屋,看见大伯也在。大伯一脸正经地说:“桃熟了,我们吃了。”我心里疑惑,小声问:“都吃了?”大伯说:“都吃了。”我一听都懵了,脸一下子涨红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委屈得心情真是五味杂陈。那时,我年龄小,胆子也小,不敢跟大人顶嘴吵闹,只能闷不做声。大伯见我这样,赶紧笑着说:“跟你逗着玩呢!看,在这儿呢!”说着,就拿着大桃儿在我眼前晃。我一下子破涕为笑,赶忙拿来刀,把桃子分成几瓣,爷爷奶奶、大伯,还有我,一起分着吃了。
至今记得那桃子又甜又脆。吃在嘴里,甜味渗进了心里,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