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江申2号”道别
作者:范宝林
与船道别,缘于外出打工的妻子,这已经是第四回了!
在南方打工的妻子,去年腊月二十九风尘仆仆地回来。十七天的假期一晃而过。一拖再拖,在家呆了二十天,再也留不住了,终于踏上了南下的旅途,我送她去渡轮的港口。
春运期间的渡轮码头,更比平常地繁华。乘客如云,人头攒动,竞相从四面八方涌来。夹杂在长蛇阵的人流中,我与妻子提着一只很沉的行李包,走向渡轮。又长又宽的码头甬道,直向江中延伸。高大的“江申2号”客轮,早已稳健地停靠在甬道的末端。无风的江面上,波浪轻松地拍打着船舷。有序的第二道检票口到了,这是上船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在进候船室的第一道检票口,我蒙混“过了关”。可这第二道关,怎么也过不了。本想把妻子直接送到船上的,可任凭怎么说,关卡就是不放行。“你就送到这里吧!”妻,平淡地说。反映迟钝的我,一时却没有接上她的话茬说上一句道别的话。我刚一松下拎包的手,后面涌来的人流,就把她推过了检票口。她再次地回头望了望我,就和同伴们艰难地提着包,走进了渡轮五等舱。
我在50米的地方向船上扫描,左瞟右看,终不见她的人影。而如潮似水的乘客,还在不断地上船、上船……也许,此时的她,正和同伴在寻找座位,收拢行李,等待启航的笛声响起;也许,她正趴在窗口边,透过人墙的缝隙,向我眺望。
“呜——”一声汽笛长鸣,平静的江面,顿起波澜。“江申2号”在波涛的簇拥下,缓缓起锚离港。我看到,渡轮的每一扇窗口里,都有人头在动,都有眼睛在望着渐渐离别的故土港口。我仔细地搜寻、辨认,每一双眼睛都很熟悉,又都很陌生。妻子,你在哪扇窗口眺望?你那双望穿秋水的眼睛,带走了故乡的什么?你长年累月的思念之苦,是否又已开始隐隐作痛?滔滔江水,茫茫水域,无法回答我的所问所需。无法知道所需所要的我,默默地吟诵起“相见时难别亦难”,此生要过此几关?
为生计、为未来、为短暂的人生更多彩……凡夫俗子生离别,难呼?苦哉?五味杂陈怎言尽?!
“江申2号”昂首阔步向前。我庄严地举起了手,象当年退伍回乡告别部队的那一刻,向“江申2号”道别。
奔腾的江水,捎来“江申2号”乘风破浪快速前进的脚步声……久久地、久久拍打着我如晨钟暮鼓起伏的心,久久地、久久不能平静。
(江源)
范宝林,笔名:江源。男,63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中国百家文化网注册文艺家,莫言故里——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文学》签约作家,镇作协副主席。
务农、做工、学艺、当兵、乡镇机关多部门工作。做过部队机关报文艺版编辑、当过镇自办广播节目编播和有关报刊、电台特约撰稿人,并因年度用稿第一,被记三等功一次。现返璞归真,赏田园风光,享怡然生活。
长期业余练笔,新闻、通讯、评论、诗歌、散文、小小说等多体裁文稿,均有尝试。并在国家、省、市、区级报刊、电台、网站,有用稿、获小奖,但收获甚微。然,痴心不改,笔耕依然...... 2024年4月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24年7月由中国美文出版社分别出版两部姊妹篇的文集《我不想说》、《我不愿说》。附后:实景图一幅。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