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君老师|中篇小说 《三换亲》连载(之九)第21—22章
二十一
黄大精走后,郑芳把情况向父亲母亲和哥哥说了一遍,郑老汉和郑大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下来。停了一会儿,郑勤说:“俺妹妹要是不同意,还不晚。”郑老汉和郑大妈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儿子。
王小燕八岁时死了父亲,从那就跟着母亲过日子,随后就上学了。她在学校里学习勤奋,在家一有空就帮助妈妈忙家务,或到田间劳动。她深知劳动的辛苦,也养成了自私的思想,对财产格外珍视。年龄大啦,与哥哥走的不是一条路,就相互觉得不顺眼,于是经常抬杠。有时,王胜刚领张虎等几个不三不四的伙计到家来,王小燕更是看不上。可张虎等几个伙计看小燕大了,就故意地寻机会与小燕多说几句话,甚至挤眉弄眼。王小燕看出了他们的企图,就尽量想办法避开他们。这些,就更增添了王小燕想脱离这个家的念头。
王大妈想用小燕换个儿媳妇,小燕当然不高兴。但现实是那样的严酷。王小燕继续上学的经济支柱动摇了,她继续上学的信念也跟着动摇了。她曾想,自己过了年就十八啦,早晚得走那条路。家庭现实使她认识到,攀过高的也攀不上,她想,陈老头跟她说的郑桥的郑勤到底怎么样,不妨了解了解再说。
她从多方面了解到,郑勤忠厚老实,踏实能干,就是长相一般,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表现自己,所以,一些姑娘错认为他不精,二十几啦,还没结上婚。他从哥哥那里得到启示:哥哥长得不能说不英俊,他能给家庭带来幸福么?所以,他对长相不太讲究,她看中的是人品。母亲提起郑勤,总是说:“他心地善良,你到了那里,人家一定高看你。”还说:“你只要愿意,我也不会亏待你。”每次提到这些,王小燕就追问:“不亏待我,你都给我啥?”王大妈就许她多少多少衣服,多少多少嫁妆。
王小燕总是想,自己不要东西,都留给哥哥,也落不了他的好,过了门啥也没自己的了。于是,她向王大妈提出了很多条件。对于她的条件,王大妈只是说:“只要你同意去郑桥,母亲啥都答应。王胜刚也说:“只要能把黄桂花娶来,东西是人治的,。妹妹提出的都满足她。”王小燕这才同意与郑勤见面。
再说郑勤,平时不爱打扮。快见面了,郑大妈催他好好打扮打扮,郑勤却说:“好马不在鞍,好人不在衫。自己长得不帅,人家相不中,打扮再好也白搭。郑芳却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装。打扮打扮就是另一样看。就这,郑勤才在妹妹的帮助下梳理梳理头发,洗了洗脸,擦了点粉,换上了新衣服,又穿上了一双高跟皮鞋。看上去,长相并不比一般男青年差。郑芳说:“见面时,你的嘴也得会说着点。”
王小燕见到郑勤,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勤劳朴实的青年。俩人各自谈了各自的意见。当谈到操办婚事时,小燕要求郑勤不要让妹妹带走多些东西。郑勤想到妹妹不打算在黄家安家,不会带走多少东西时,就满口答应说:“妹妹不爱财,她不会带走多些东西。”又说:“只要咱们好好地干,勤俭持家,以后吃的用的都不成问题。”
二十二
根据许诺,三家成了亲,分别为媒人买一身衣服,分别给媒人媒礼五百元。媒礼分两次付清:各家相亲时,先付三百元,剩下的二百元结婚时付清。
三家都相了亲,陈积德稳稳当当地得到了九百元的媒礼。
陈积德回到家里,见了老伴,右手从怀里掏出一大叠“大团结”,在空中画了半个圆,又用手一捻,哗哗响,往老伴面前一亮:“拿酒来,好酒。”接着,用左手递给老伴两张:“给,称块肉去。”
老伴一看陈积德这高兴劲,就猜到是三家相亲都愿意啦。故意问了一句:“三家见面都愿意啦?”
“不愿意,人家就给媒礼啦?看,比咱在家种棉花养猪挣钱容易不?”
“都愿意能爽利?”
接着,陈积德又向老伴详细汇报了各家相亲时遇到的难题和自己的处理办法。老伴说:“你糊弄着三家都愿意啦,过了门有法过吗?”
“哎——,当媒人的喝他二两酒,穿他二尺布,还管他合铺不合铺。还能管他一辈子?结婚时,再拿他六百块,就没我的事喽。”说罢,洋洋得意地就着麻花,喝起酒来。麻花拧着劲儿。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