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游记感悟
作者:杨烈勤
2025.6.19
一直心心念念想去中国最北端看看。说句心里话,心中始终萦绕着对华夏最北之地的无限向往。6月19日清晨,我们一行从根河出发,踏上了前往漠河北极村的旅程。下午一时,来到了乌苏里江畔,那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发出轻柔的低语,宛如在诉说着悠悠的往事,又好像在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江面上泛起层层浪花,如仙子垂落的晶莹泪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相机定格的风景,不如亲眼所见。在漠河我们进行了短暂的旅行,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时间的飞逝总是恋恋不舍,旅途的离去仿佛揉碎了我们的心弦,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但是,转身的瞬间,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次最最幸福的,最最美好的回忆。
回首此次漠河之行,心中感慨万千。这片神奇的土地,无论是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是那底蕴浑厚的历史文化,都会让我深深地沉醉,它不仅是地理坐标上的最北点,更是我心灵的栖息之地。在探访它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这份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珍贵而难忘的旅程。

【作者简介】杨烈勤,1950年4月出生。男,汉族。河南省济源市沁园办事处御驾村人。中专学历,中级工程师。
1969年3月入伍,1970年2月入党。在兰州军区司令部工兵第十四团1营3连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徐州工程兵学院学员,工兵十四团1营3连副指导员、1营2连指导员。
1979年3月至1985年9月任兰州军区工程兵独立伪装营技术连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1985年10月任工兵第十四团4营教导员。
1988年1月任兰州军区工兵装备器材库政治处主任、1988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
1990年1月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先后在济源市供销合作社任党委副书记。1991年12月任济源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副会长、兼任济源市委、市人民政府个体私营经济办公室副主任;兼任济源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工会副主席等职务。2010年12月退休。
在部队期间,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团营连和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属工作部的嘉奖,荣立三等功两次,优秀教练员1次。1990年元月转业地方工作后,正处于一个充满和挑战,机遇和发展并存的时期。因此,在工作上积极向上,曾在全国20余家报刋杂志发表新闻稿件,撰写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并多次授到嘉奖,被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编审简介】董念学,陕西富平人。从军23载,曾任团参谋长等职。退役后任《今早报》《三秦都市报》《西北电业职工》编辑。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兰品之书画院院长,中国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安诗词研究社副社长。国风社陕西分社社长,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社长,著有《念典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