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仙境在宜兴
路边
江南园林冠天下,瀛洲仙境在宜兴。宜兴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之称,宜兴与苏州一样,也有四大名园,这就是粲花园,任家园(有任家溪隐园、任家分基园和任家南仓园三处),瀛园和亦园。世人都晓神仙好,大海之中住瀛洲。朋友,您想不想到仙人住的瀛洲去看看呢?呵呵,仙人是没有的,瀛州自然也没有,如果您真想看仙境,那么来瀛园吧。
瀛园在宜兴青云巷南端东侧,全园以荷花池为中心,亭台楼阁厅榭,廊桥名木异花,各类景致应有尽有美不胜收。瀛园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有仙境,更有人文底蕴。瀛园本来叫行园,原是诗人谢庭扬和进士储振两家私家宅院,取西晋帅哥文学家潘岳《秋兴赋》“体以行和”诗句得名。清乾隆年间,地方香客买址重建,劈为城隍庙花园,道光时又疏池叠石移花植木,景致清幽高雅,犹如东方朔《十洲记》所说的东海瀛洲仙境一般,所以改名为瀛园。
瀛园门额为潘稚亮篆刻,潘稚亮是宜兴著名的篆刻家和社会活动家,徐悲鸿挚友,有作品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潘稚亮与兄弟潘伯彦、潘序伦并称蜀山潘氏三杰,潘伯彦精于音韵训诂,是美国圣约翰大学知名教授。潘序伦精于簿记,是中国立信会计之父。日寇侵华宜兴沦陷,潘稚亮身陷心不陷,1942年病终时遗言子女:如实在不能生存,可为匪为盗,但汉奸不可为。上海报刊称其为“闍毗一士”。
在红鲤戏水夏荷映辉的荷池西侧是望来亭,望来亭是为了纪念明代万历年间宜兴知县刘永基修建的,相传他在任时间不长却颇有政绩,调离时宜兴百姓希望他再来,先修望来台后筑望来亭。为官清正的东林名士史孟麟为他写了《望来亭记》。
望来亭北有流水小桥。宜兴是旅游名城,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开拓者便是宜兴的储南强先生,他的开拓功绩是公益开发了张公洞和善卷洞。瀛园的建造者独具匠心,把善卷洞独特的钟乳石搬到了这里,倒挂在了小桥之下,这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独创呢。
过了小桥是逸兴遄飞阁,阁额为中国国画之父徐悲鸿的父亲、清代宜兴著名画家徐达章所题。如果从阁楼上俯视,池东长廊曲径通幽,池畔桃柳殷红漾绿,女贞石榴朴树点缀,白兰杜鹃绣球分撒,腊梅馨口,丹桂飘香。全园美景,尽收眼底。
瀛园的主体建筑是行和厅,行和厅在荷花池的北面,过去叫避暑厅,谁避暑呢?当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城隍星君老爷。行和厅面宽三间进深八架,近四丈见方。前后翻轩,雕花木梳梁。南北为装宫长格,双檐翘角。抗战前,行和厅是文人雅士和昆曲“协和会”的活动场所。2011年6月瀛园全免费开放后,戏剧爱好者闻风而来。“锡韵堂”匾额下琴音如旧与花共舞,曲声依然激情燃烧,他们还自创设备煞有介事地成立了瀛园文化艺术团。
穿过荷花池东面的长廊是水榭竹荫轩,水榭竹荫轩建于康熙年间,当时储家三十世孙储振、储方庆和储善庆,在康熙五年六年同榜中举人同榜中进士,轰动一时,储家为了纪念这段三凤齐飞连捷故事,建了这个轩。储家是宜兴大姓,先祖为唐代诗人监察御史金坛人储光羲,宋绍兴间支迁宜兴庄林。后来储方庆的五个儿子右文大文在文郁文雄文均登甲乙榜,来了个五凤齐飞再续佳话。所以过去有竹荫轩里走一走,中个举人进士不用愁的说法,现在叫竹荫轩里走一走,考个名牌大学不用愁。朋友,如果您家中有高考学子,也请带来走一走哦。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