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漫谭
✤ 以诗为荷,自度春秋
——臆解桑恒昌《自度曲》的精神图腾与诗意栖居
□ 童 年(安徽)
在著名诗人桑恒昌的四行小诗《自度曲》中,“我是一方野生的荷塘”宛如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独白,以质朴而震撼的笔触,构筑起极具个人标识的诗美城堡。诗人以“野生的荷塘”自喻,打破传统意象的束缚,“野生”二字赋予荷塘不羁的生命力与原始的创作张力,暗合诗歌创作中追求本真、自由的艺术性灵。“五彩斑斓是毕生的想往”,诗人将抽象的理想价值诉求具象化为绚烂的色彩,既勾勒出对丰富精神世界与艺术境界的向往,也暗示诗歌艺术创作理应如荷塘绽放,不拘一格、精彩纷呈。
“根植于故国故园故土”,三个“故”字层层递进,如三柄重锤叩击受众心灵,将个体生命与家国血脉紧密相连,展现出深沉且炽热的家国情怀。如此单刀直入地叙述,让诗人的创作始终浸润着乡土的文化基因,成为其诗歌写作不可或缺的精神根脉。而“满塘清流是天地的滋养”,则以大气、唯美、灵动乃至圆融的笔触描绘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景致,既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隐喻诗歌创作灵感源于天地万物,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生活的滋养与熏染。
整首诗虽篇幅短小,却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与情感的层层推进,完成了从个体生命追求到家国情怀、自然哲思的弹射,恰似诗人以诗歌为舟,在精神的长河中悠然“自度”,实现了自然、诗意与智性的完美交融。
█ 附 桑恒昌老师的原创作品
✦ 自度曲
□ 桑恒昌(山东)
我是一方野生的荷塘
五彩斑斓是毕生的想往
根植于故国故园故土
满塘清流是天地的滋养
❂ 诗人简介:
桑恒昌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41年出生于山东德州武城。1961年高中毕业,保送到空军雷达学院学习,1967年毕业。1963年发表处女作《幸福的时刻》,获全军文艺汇演作品二等奖。1972年因病退役,退役后历任《山东文学》诗歌编辑、《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桑恒昌出版了20多部诗集,有270多首诗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并在国外出版。他的诗歌以怀亲诗饮誉诗坛,也有众多关于黄河、故乡等主题的作品,被《山东文学通史》称为山东诗坛第三代的代表,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诗人。2019年,德州学院设立了桑恒昌文学馆,他还将毕生收藏的15000多种书刊、剪报等捐赠给了德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