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 12 日上午,《江南文化》宜兴古镇采风组走进和桥镇,并在古镇文化研究会会议室召开文化交流座谈会。江南文苑文化中心社长冯梅、《江南文化》通联部主任唐伟兴、宜兴联谊会会长毛子荣等参会,秘书长余剑英主持了这次活动。
《江南文化》古镇采风活动得到了和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镇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唐春芳、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会和桥站站长曹夕大,许季涛、史占林、钮立群、许荣德等文化精英参加了研讨会。
宜兴市和桥镇知名女企业家、慈善家潘阿华向每一位新朋友赠送了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精美玉石挂件,表达对《江南文化》的支持和祝福。
冯总编向和桥文友赠送了《和致远》《以和为贵》《德善祥和》《德善泽福》《福爱》等书法作品。
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会同仁一起合影留念。
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会同仁还一起合影留念。
宜兴和桥,人间天堂。今天,《江南文化》文化义工带您走进 “教授之乡”,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 “幸福密码”。
水韵和桥蕴含江南古镇的灵动底色。和桥因水而兴,东濒太湖,西临滆湖,锡溧漕河穿镇而过,曾是苏南漕运重镇。漫步老街区,驳岸码头、石拱桥述说着 “小无锡” 的繁华往昔。
现代和桥以水为脉,打造滨水景观带,春有油菜花海,秋有稻浪千重,呈现 “水乡田园” 的诗意栖居。
人文和桥具有书香浸润的幸福底蕴。这座小镇走出过百余名教授学者,耕读传家的传统深植街巷。江苏省百年名校和桥高级中学,曾创下“一校八院士四将军” 的辉煌业绩。《江南文化》带你探访百年老校,感受 “崇文重教” 的民风。
老字号“和桥酱油”延续古法,酱香里沉淀着时光滋味。“舌尖和桥”洋溢着烟火气中的幸福滋味:鲁迅先生曾关注的 “和桥豆腐干”,仍然传承着百年传统工艺,咸甜宜口,驰名江南;滆湖鱼头汤、百合羹、蟹粉小笼,诠释“不时不食”的江南智慧。
活力新和桥,传统与创新在这里交响。环保装备、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稳居宜兴前列。
文旅交融,流连忘返。和桥公园是市民的休闲胜地,人们在亭台水榭间美美地听上一段锡剧,唱上几首心中的歌;去化城寺聆听经声佛号;去闸口海棠园,观赏900多年前坡翁手植的西府海棠;去塘头东坡买田处追寻东坡足迹;去南新文化街享用章剑华兄弟为街坊邻居送上的文化大餐,去西锄村田园体验农耕研学之趣。
“一座桥,连通古今;一湾水,流淌幸福。” 和桥的故事,是江南文化 “柔韧、进取、包容” 精神的缩影。来这里,品一盏阳羡茶,放一只板鹞风筝,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幸福,就藏在老街的晨光里,藏在新城市的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