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草
文/李广昌
初次结识元宝草,是在1975年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上。那位经验丰富的老草医,带领我们全班学员深入野外识药。溪黄草、痢疾草、马兰、淫羊藿、白马骨……几十种草药的知识,就在那时扎根心底。而元宝草,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老师特意强调的“它是跌打损伤的好药”,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几十年光阴流转,一次偶然,在奥园商场旁的绿化带里,我瞥见了几丛并不算茂盛的元宝草。职业本能驱使,我不由自主地俯身细看:
元宝草是藤黄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顶端分枝,光滑无毛。叶对生,两片叶子的基部紧紧联合为一体,茎从中贯穿而过,活脱脱一个“元宝”的形状,故而得名。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两面均布有透明的腺点和醒目的黑色斑点。夏季开出黄色的小花,聚成伞状花序。蒴果则是卵圆形的。
元宝草始载于《本草从新》。人们根据其奇特形态,赋予了它许多形象有趣的别名:大叶对口莲、相思、灯台、黄叶连翘、蜡烛灯台、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叶抱枝、穿心草、红元宝、排草、对经草、含合掌草、对叶莲、穿心箭、铃铃香、对月草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是对它形态最简洁生动的速写。
在耕地边、荒坡上、村舍旁、路边的阴湿草地,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其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凉血止血、祛风通络之功效。
常用于治疗:
出血症候: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
炎性疾病:肠炎、痢疾、乳痈、痈肿疔毒、烫伤、蛇咬伤。
妇科及痛症:月经不调、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
外用可治头癣、口疮、目翳。孕妇忌服。
民间蕴藏着丰富的用药智慧:
肝炎:适量,水煎服。
上吐下泻:适量,水煎服。
劳伤咯血、吐血、尿血、衄血、跌打损伤吐血:适量煎水服。
扭伤、腰痛:本品,酒水各半煎服。
风湿关节痛:适量,水煎服。
创伤出血:鲜品捣烂,外敷伤处,纱布包扎。
痢疾:适量,水煎去渣,酌加蜂蜜或白糖调服。
月经不调、行经期腰痛:本品适量,用淡水酒煎,红糖调服。
乳腺炎:本品加甜酒、清水各半,煎服,药渣捣烂外敷。
乳汁不通:适量,水煎服。
头癣:煎水洗头。
鹅口疮:本品晒干研末,吹入口腔内,或适量水煎服。
疮毒、指疔(烂蛇子头):鲜元宝草,配鲜犁头草各适量,和酒糟捣烂外敷。
毒蛇咬伤: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眼翳:全草捣烂,塞鼻。
元宝草虽应用广泛,却仍未跻身常用中药之列,更多是民间自采自用的地方本草。然而,正如那深藏于野地、静待识宝之人的小小“元宝”,它所承载的民间智慧与疗愈力量,终将在中医药振兴的春风里,散发出不容忽视的光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株“叶抱枝、茎穿心”的草木精灵,定能以其独特的价值,堂堂正正地登上中医药的大雅之堂。 我期待着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