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词六首
(2025006)
西江月 手足情浓
——初夏自扬州乘机赴油城探兄
文/踏雪寻梅
瘦水半篙烟柳,云涛万顷天舟。
银鹰振翼画中游。
莽莽油城初透。
霜鬓曾封冻土,丹襟自写风流。
松江鹤影几回秋。
执手灯前如旧。
青玉案 题赠同窗著名篆刻家作家任胜才先生
文/踏雪寻梅
北疆毓秀英才诞。
石油魄、松江砚。
铁骨曾镌文脉篆。
雪披荒甸,刀耕银汉。
百炼冰魂见。
千章凿破关山断。
万印浮沉古今换。
漫道沧桑锋未倦。
五方金石,八纮云翰。
长耀星河岸。
浣溪沙 端午偕孙游景园
文/踏雪寻梅
碧沼荷新映日蓝,
柳丝拂面绿如帘。
亭台倒影入云潭。
稚子牵衣犹学步,
娇声问粽几时甜?
归程笑指晚霞衫。
唐多令 “六一”偕孙游园
文/踏雪寻梅
何处笑声喧?景园别有天。
柳垂丝、轻拂荷钱。
水榭亭台连画栋,姑苏韵、绕桥端。
稚子乐陶然,穿梭栈道边。
小手牵、细语涓涓。
忽指云霄双燕过,童心共、逐飞鸢。
念奴娇 题书画名家胡晶先生
文/踏雪寻梅
青冈旧事,忆少年、曾历文革时路。
负笈从戎,途辗转、铁道油城安处。
水墨梅魂,浑凝妙染,自幼才思著。
寒香斋里,韵流千古情愫。
遥想串走京华,赤心犹未改,清豪如炬。
赋隐闲居,书与画、交结知音无数。
德厚流光,挚诚存大义,志高怀素。
杏坛春满,古稀仍育贤楚。
江城子 景园即景(次韵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
文/踏雪寻梅
雨淘钻塔碧空晴。
晚风清,霁云明。
几簇花相,临水自盈盈。
何处飞来双野鹜,频照影,似婷婷。
轻衣湖畔抚鸣筝。
诉衷情,有谁听?
铁魄油魂,仿佛化精灵。
待到音消寻迹去,人隐处,榭台青。
作者简介踏雪寻梅,本名李兆春,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江苏徐州人。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世界汉诗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从事过宣传、共青团、文秘等管理工作,现履职于大庆油田,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作词作两千余首,部分作品散见于《诗林》《长白山诗词》《世界汉诗》《北方文学》《海外文摘》《词刊》《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录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难忘的时光》《梅馨斋诗词》《中华诗词歌赋文学精英大辞典》。2016年11月以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趣叟斋词选》(上、中、下)三卷。2017年度入选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名录;2018年进入国家《中国文化人才库》;2019年荣登全球华人最强文学家季军榜;2021年喜获《新潮诗词》“点将台”,选粹词作25首。
目前,已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家、评论家为其撰写序文、词评和书评等。普遍认为作者的:
“词风秾丽、词韵清蔚、词境醇厚,既有古韵遗风,又有时代特色;既有身边趣事,又有桑梓情怀。谈人、咏物、赋事,皆体现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闲愁绮怨、语淡情浓、意境轻和、词风清婉,既颇似韦庄,又宛若柳永。无论咏物、赋事、抒情,还是寓意、借景、造境,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清丽婉约、清音雅韵、清新俊逸、清幽旷远,既婉转含蓄、辞情蕴藉,又离思别愁、闺情绮怨,无疑又是国内婉约派的一部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