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文/李广昌
初夏归乡,村中几株桃树枝繁叶茂,青桃毛茸茸地缀满枝头,尚未褪去稚嫩。此景蓦然勾起儿时记忆:月光皎洁的夜晚,与伙伴翻墙偷桃,运气好时裤袋鼓鼓囊囊;倒霉时被人追赶,慌不择路,连鞋子也跑丢了,落得个狼狈不堪……
长大后才知道,这寻常桃果,远不止是唇齿留香的滋味,更蕴藏着丰富的药用宝藏。
桃树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灰褐,有横向环纹(村民常取此纹圈套于扁担,以防开裂)。叶片狭长如线。早春花开先于叶发,花朵多为玫瑰红、淡紫红,偶见纯白或深红。核果肉质,果皮密被短毛(故有“毛屎桃”的戏称),熟时晕染淡红,果核坚硬。
桃最早以“桃核人”(即桃仁)之名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果部下品。
在祖先眼中,桃树可谓“浑身是宝”:
桃根:苦,平。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消痈肿。主黄疸,痧气腹痛,腰痛,跌打劳伤,风湿痹痛,闭经,吐血衄血,痈肿痔疮。孕妇忌服。
桃叶:苦、辛,平。祛风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外感风邪,头风头痛,风痹,湿疹,痈肿疮疡,癣疮,疟疾,阴道滴虫。孕妇禁服。
桃枝:苦,平。活血通络,解毒杀虫。主心腹疼痛,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疮癣。孕妇忌服。
桃茎白皮(树皮):苦、辛,平。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主水肿,痧气腹痛,风湿关节痛,肺热喘闷,喉痹牙痛,疮痈肿毒,瘰疬,湿疮癣疹。孕妇禁服。
桃胶:苦,平。和血,通淋,止痢。主血瘕,石淋,痢疾腹痛,糖尿病,乳糜尿。
桃花:苦,平。利水通便,活血化瘀。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脚气,砂石淋,便秘,癥瘕闭经,癫狂疮疹,面䵟。不宜久服,孕妇禁服。
桃子:甘、酸,温。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主津少口渴,肠燥便秘,闭经积聚。不宜多食。
桃毛:辛,平。活血行气。主血瘕,崩漏带下。
碧桃干(未成熟幼果):酸、苦,平。敛汗涩精,活血止血止痛。主盗汗遗精,心腹痛,吐血,妊娠下血。
桃仁:苦、甘,有小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瘀肿,肺痈肠痈,肠燥便秘。无瘀滞者及孕妇禁服。 桃仁此为中医临床最常用之品。
民间智慧亦赋予桃的各个部位独特用途:
跌打损伤:鲜根皮配南五味子根,水煎酒送服。
风火牙痛:根加鸭蛋同煮,食蛋饮汤。
眼生翳膜:鲜叶加鲜犁头草捣烂敷眼。
风热头痛:鲜桃叶加盐捣敷太阳穴。
水火烫伤:鲜桃叶捣烂,麻油调敷。
急性淋巴结炎:桃叶细末白酒调敷,干即换。
黄疸:鲜桃枝切碎煎服。
卒心痛:桃枝切碎酒煎服。
喉痹:桃树皮煮汁服。
眼肿:桃树青皮末醋调敷。
白秃:桃花末猪脂调敷。
盗汗虚汗:瘪桃干配浮小麦、糯稻根、红枣煎服。
音哑:瘪桃干烧存性研末,大枣煎汤送服。
石淋作痛:桃胶冷(夏)/热(冬)水调服,日三,石下即止。
糖尿病:桃胶配玉米须、枸杞煎服。
冬月唇干血出:桃仁捣烂猪油调涂。
食郁久胃脘瘀痛:生桃仁连皮细嚼,生韭菜汁送服。
桃仁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更是数不胜数。
现代研究揭示,桃仁含苦杏仁甙、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柠檬甾二烯醇、野樱甙、菜油甾醇、乳糖酶、维生素B1及大量脂肪油等。其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凝血、抗血栓形成;苦杏仁甙分解的氢氰酸可镇静呼吸中枢、止咳;脂肪油则发挥润肠之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桃胶:“止渴。治糖尿病,乳糜尿,小儿疳积。”《浙江药用植物志》言其:“调中和血,益气止痛。主治尿路感染,时疫病毒,痢疾腹痛。”
桃胶何以能调理糖尿病,又何以能抵御“时疫病毒”?以现代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与分子理论,至今仍难以完全窥破其堂奥。然而,千百年来,从《本经》的初识到民间验方的流传,从中医典籍的记载到乡野村人的实践,桃树的每一寸枝干、每一片叶瓣、每一滴树脂,都承载着先民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体悟。这份源于实践的智慧,虽未必尽合现代科学逻辑的推演,却实实在在地守护过无数代人的安康。望着眼前这满树青桃,儿时月下惊惶奔逃的嬉闹声犹在耳畔,而祖先赋予这平凡草木的神奇力量,更令人心生敬畏。或许,正是这份未解的玄妙,以及其中蕴含的对生命本源的朴素洞察,才是桃——这故乡的树、童年的果,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