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自由诗/青山中的光痕与青烟
序:悼念连襟悟人生
应根子
云雾缭绕的山丘间,小路蜿蜒,仿佛指引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灰蒙蒙的天空下,树木苍翠欲滴,生机勃勃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朦胧中透着宁静与神秘,让人不禁想要探寻那未知的深处。
我站在故乡的老屋前,寒崖冻壑间的风依旧冷冽,却吹不散那段关于光的记忆。六十年前,这里的第一盏电灯点亮时,仿佛星河决堰,光芒刺穿了千年的蛰影。老人们说,那盏灯像一颗坠落的星星,将冻僵的山谷唤醒,让它学会流泪。
记得当年新娘曾用她出嫁时的红袖轻轻擦拭灯罩,冰棱在玻璃上融化成细流,顺着灯身滑落。孩子们则兴奋地攀爬在当年新郎的肩膀上,试图抓住那“坠落的星星”,把它重新钉回夜空。这一切,如今都成了记忆中的画面,而那盏灯,也早已被霓虹的洪流吞噬。
六十年后,我偶然间再次遇见它——一盏残灯,静静地躺在村史馆的角落里。钨丝蜷曲如褪皮的蛇,玻璃罩内壁附着陈年的蛾尸。它的光芒虽已熄灭,却仍在我的记忆深处显影。那些红联新墨的新婚夜,电流接通时的欢呼,比爆竹更先抵达新娘的耳畔;那些青丝化为雪浪的岁月里,它见证了钨丝如何在龙溪的水影中,将自己煅烧成一条发光的水蛇。
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新郎走完人生道途,英灵化作青山中的一缕青烟,与光痕在暮色中接驳。它们像两列错过世纪的火车,各自奔向不同的终点。我们终将学会用不同的形态漫游:有的沉入溪底,成为星槎的倒影;有的升腾至电离层,成为极光裙摆上的一粒银灺。当海天交接处亮起古老的弧光,所有熄灭的,都会在另一种物质里重新通电。
我闭上眼,仿佛还能听见那盏灯点亮时的微弱嗡鸣,仿佛还能看见烟雾从山丘间缓缓升起,与光痕交织成一幅永恒的画卷。
《一缕青烟寄英灵》
山懂得如何用雾气说话,
当那缕青烟解开绳结,
飘向常绿的松针时,
我们突然变得透明。
灵屋在火中学会弯腰,
灰烬比遗嘱更轻。
活着时精心搭建的轮廓,
此刻正练习消散的笔法。
墓碑是大地未写完的批注,
而青烟已替我们,
把句号画在,
天空的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