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选择有千万,青春岁月金不换。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将自己最宝贵的20年青春年华无怨无悔的献给了敬老爱老助老事业,她就是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两级人大代表,石坡苗苗艺术幼儿园园长,石坡区域敬老院院长郭苗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郭苗苗身上,敬老爱老助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生动的实践,体现在感同身受的自觉行动中,体现在与时俱进的积极探索里,体现在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中。

一、敬老先敬亲,父母放在心。
五年前,郭苗苗的父亲患上了严重脑中风,引发多种并发症。先后辗转于西安、商州、北京等多家医院,跑了成千上万里路,花了几十万块钱,繁重的本职工作和社会兼职之余,郭苗苗深知姊妹几个里,就自己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人脉资源比较好。于是,她无怨无悔的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最长的一次重度昏迷就达60余天,郭苗苗几次疲劳过度,趴在床头睡着了。实在错不开的时候就雇人帮忙。
乡亲们和同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赞在嘴上。“像郭苗苗这样的女儿,如今已经不多见了。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上心,他又会在意谁呢?”“对!像这样的园长,我们把孩子交给他放心;像这样的院长,党和政府把老人交给他也放心。”
天地间,人世上,父母恩情不能忘。郭苗苗用反哺回报的深情,唤醒了每一个人的共鸣,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引领着每一个身为儿女者的行动。
二、爱老先爱岗,院民最上心。
也许是郭苗苗的爱心与善意感动了上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养老事业的行列,接手了洛南县石坡区域敬老院。

上任之初,面对破败的环境、颓丧的院民、涣散的护工,郭苗苗团结带领全体人员,从五方面入手,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标准动作做到位。一是美化环境,把敬老院建设成家庭一般温馨。按照“三加强一提升”要求,我们迅速实现改造提升。二是改善伙食,把敬老院建设成宾馆一样温暖。他们开发药膳、茶膳,坚持食药双补、个性定做,尽最大程度满足院民的膳食需求,充分体现“民以食为天”。三是和谐关系,把敬老院建设成院落一样和谐,特别是加强对护工的管理,形成相对稳定的监护关系,调整不同护工和院民寻求最优组合,打造和谐氛围。四是转变角色,把敬老院把敬老院建设成奉献爱心的“修道场”。他们不断探索,走出了带院民上集、领院民采风、为院民庆生、给院民舞台、让院民联姻等形式,让敬老院上上下下充满了活力。
——自创动作有特色。一是办院如院。不断创新,把敬老院建成科技引领的“时尚地”。率先使用民政局下发的“孝为先”可穿戴智能型防跌倒报警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二是爱院如家。为了更好地彰显“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办院理念,她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常常亲手帮院民整理房间,替他们洗衣叠被。她从人为关怀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食谱,饭菜花样和菜品都是十分丰富。还特意从养生的角度,将药膳纳入日常生活中,对特殊体质的老人采用不同的药膳调理,让老人们每天的饭菜吃得放心,吃得开心。通过她的悉心照料和不懈努力,敬老院的老人们个个精神矍铄,身康体健。三是以人为本。为了让院民们内心舒畅心境开阔,她还设立了院民开放日。春天分批次或带着院民去春游,或领着他们在院内栽花种草,观察鲜花盛开的奇妙;夏日带他们去采集艾草,用于洗脚泡澡,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秋季带他们去踏秋赏景,捡拾一片落叶,采摘几个山果;逢集日带他们去赶集采买,让他们感受集市的热闹丰饶,从而增加了他们生活的情趣和晚年人生的欢乐。
付出心,收获爱。敬老院工作一年多来,郭苗苗被40多名院民亲切地叫称为“女儿院长”,这是他们对她的最高褒奖,让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2023年1月18日,大领导视频连线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时强调:“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郭苗苗就是这样身体力行,自觉贯彻落实大领导重要指示。
三、助老先助智,讲堂育慧心。
真助老,助真老,不光扶志,也扶智。在这一点上,郭苗苗依托石坡苗苗艺术幼儿园家长学校创办的石坡街社区大学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019年5月10日,在陕西省、洛南县爱故乡文学小组全力支持下,石坡街社区大学成立。这是全国第二家、陕西省内第一家办在幼儿园的社区大学。学员以家长中的爷爷奶奶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把最需要的接地气、实用、吸引家长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呈现给家长,共同努力办好我们社区大学。
石坡街社区大学自运行以来,已有马永红、郭苗、张建华、刘学武、蔺爱舍、萧军、李斌、王小军等20余名志愿者授课40余课时,听课老年学员1000多人次。社区大学教学内容涵盖公益理念、家庭教育、励志演讲、手机摄影、安全常识、音乐舞蹈、传统文化、法律知识等不同课程,授课老师志愿参与,不论酷暑严寒、风吹日嗮,坚持义务授课,备课认真,上课准时,非常负责。围绕“做学习型家长,实施科学育儿;做智慧型成员,营造和谐家庭;做建设性村民,打造和谐社区;做有梦想的新人,带头创业致富”目标,社区大学的运行开启了地方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公益教育的新篇章。

通过社区大学的教育培训,爷爷奶奶们从拿锄头、打麻将、比吃穿、拉闲话转向拿起画笔编织着作品,从心里没有底的自卑到登台表演的自信,逐渐进入一种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大领导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石坡街社区大学的创办和运营,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学、老有所成、老有所乐。
四、尊老先育幼,孝德润童心。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德,都应该从娃娃抓起,郭苗苗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她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开辟幼儿园和敬老院互联通道,将敬老院作为幼儿园的孝老敬亲实践基地。他们定期带幼儿来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增添快乐,开心,亲身感受老来难,从小培育孝敬心。老人们也借此机会回忆童年乐,坦然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塑造平和心态。
大领导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郭苗苗打通年龄界限,在生命两头守护爱心,充分展示出她的机智与聪慧。

郭苗苗就是这样一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特殊的爱心天使。她是自己家克难攻坚的“主力队员”,她是幼儿园孩子们的“园长妈妈”,她是敬老院院民的“女儿院长”,她是社区大学的“名誉校长”。在她身上,凝聚着一名女性所有的真善美的朴素光华。

万家灯火皆是爱,一片丹心暖斜阳。郭苗苗就是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观音菩萨,她无愧于“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这样的至高荣誉!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陕西商洛,自称云蒙山人。普通从业者,文学爱好者。有作品散见于纸媒和网刊。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