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塔云山
高增荣
前天,我和凤君约好朋友刘哥、何姐一起去商洛镇安县塔云山游玩。
早上六点从咸阳出发时,天气阴沉,小雨将至,我对此次旅行选时还有点后悔。当车行到西安南郊时,大雨倾盆,更增加了我对自己的这次旅游安排的忧虑。
旅游小巴车在秦岭里穿行。被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包茂高速柞水隧道(全长18公里),用时15分钟,顺利通过。我们的车在镇安东坪出口下高速后,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行驶。好在如今的公路路况都很好,漆黑的柏油路面,光洁如新,没有坑洼,畅通无阻。我看与欧洲的意大利至圣马力诺袖珍国的山路,以及阿尔卑斯山中的公路,不分伯仲。
车行路过一个村庄时,路边立有"陈彦故里"字样的牌子,我才知道,原来陕西省第四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陈彦,竟是镇安人。须知,这里在三十年前,还是非常落后、闭塞的穷山僻壤,她能孕育出茅奖作家,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20公里的盘山公路,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180多公里的路,走了三个半小时。
此时此刻,站在塔云山游客中心的路边俯瞰,一幅摄人心魄的云海在起伏的群山峰峦中浮动,游人在发出"好美啊""美死了"的惊呼后,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生怕这飘忽不定、宛如棉絮又如薄纱的云雾瞬间游走逝去。
导游办好门票后,我们坐上景交车。8分钟的车程,聆听完汽车喇叭的景区介绍后,我觉得,真正的美景、奇景、无限风光,还在里面,还在后头。
下了景交车,我们没有坐缆车,我们要用我们的双脚,来走遍塔云山景区,登上塔云山金顶,来体验这雨中登山的奇特的感受。
起初在山路的台阶上登攀,时而上上,时而下下,眺望远处,俯瞰云海的游动,近观雨帘在松树间下落和云雾在山峰间飘移,有如置身仙境,顿时悔意全消,竟觉得今天的天气,才是游塔云山的最佳时机,不免生出几分得意和满足来。
经过鸡叨崖和轿顶山,景色倒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木牌上却在给我们讲述它的来历和民间流传的故事:
鸡魔王为阻杨八姐的追击,仓皇逃至此地,用嘴叨蹋崖岩,以阻八姐,但邪恶难敌正义,鸡魔王最终落败而逃。此崖遂被后人称"鸡叨崖"。轿顶山因其形似轿顶而得名。传说杨八姐追鸡魔王至此,鸡魔王伪装倜傥公子乘轿调戏杨八姐,八姐得观音相助羽扇两把作翅膀,绕山三匝,斗败鸡魔王,而鸡魔王仓皇逃跑时所扔下的轿子便化为此山。此外,还有驼背梁、飞天崖、打儿窝、蚂蝗石等,这里就不细说了。旅游地总是用民间传说、后人演绎来制造神秘感和趣味性,增强诱惑力,以吸引游客,难免留下人为制造的痕迹,但与文化和氛围倒也无害处,情有可原。
雨越下越大,落在雨伞上,叮叮咚咚,像急骤的鼓槌在敲打鼓面;雨鞭在敲打着道旁的树叶后形成的水珠,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晶莹和温润。经过一段台阶的下行,我们来到了塔云山的核心景区一一塔云山道观群(建于明1505一1521年)。现存古建筑群由包括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观音殿位于塔云山主峰金顶(海拔1665.8米)之最顶端,三面悬于万丈深渊之上,以"秦楚一柱,绝顶道观"著称。金顶观音殿作为核心建筑,仅由四根石柱插入岩体支撑,形成"庙顶盖铁瓦,墙体系石砌"的独特构造。整个古建筑群依山势布局,包含祖师殿、舍身庙、仙宫娘娘殿、玉皇殿、八仙堂等道教建筑,现存建筑主体为明万历年间原构,保留清代至民国的修缮特征。这种建筑方式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胆识,也使得塔云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我们打着雨伞,走到了倚天门下。倚天门亦称"一殿门",距金顶仅数米,颇有倚天之险。凡登金顶者,必经此殿,故称"倚天门"。此殿又名"化钱炉",凡欲登金顶观音殿许愿还愿者,必先在此祈祷、净身、洁心。
过了倚天门,沿着狭窄而徒峭的台阶,艰难而上,登到金顶观音殿门前。这个仅有六平方米的殿内左侧,坐着一位着黑衣黑帽,蓄黑胡须,红光满面的老道,正在刷手机。见我来了,他笑着看我。我双手合十,向他致敬。他笑着点头回礼后,又将头转向了手机方向。我想,在这个处于云端,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道观里,也注入了当今时代的文明气息,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如今坐在山顶古庙里的宗教界人士,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一机在手,知晓天下了。
从金顶观音殿下来,雨停了。山间云雾缭绕,飘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过了望松台,就到了金顶的背面。这里是万仞悬崖峭壁,如斧辟刀削,观音殿就在其上。这里才是拍照金顶的最佳位置。只见云雾飘忽不定,金顶和观音殿忽隐忽现,真是"欲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在这里观赏、拍照,依依不舍,不忍离去。
后边还有大约二分之一的景观需要去观赏。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大的老子庙前,庙内有金色的老子像。相传老子骑青牛西去,在楼观台著不朽五千言《道德经》并讲经布道,之后隐身,不知去向。塔云山有老子庙和问道台,说是老子最后到了塔云山。这也与塔云山乃著名道教名山相契合,不失为一个美好的传说。因为老子这位宣扬"无为而无不为"的大哲学家、大智慧者,他的所终不会不美好。
塔云山的幽洞有太岁洞和益寿洞。太岁是什么,一说是天上的木星,又一说是"岁星",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塔云山99米长的太岁洞,供奉着60位太岁神。益寿洞里供奉着传说中活了800余岁的彭祖,他是中国最长寿的人和养生学家。
这一段连接两个幽洞的是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揽云栈道。走过去后就能看到踩云桥(玻璃吊桥)和它尽头山峰上建的摩月楼,以及步行吊桥步云桥了。
接下来就是登攀塔云山最徒峭最费力的通天梯了。通天梯垂直高度200米,台阶多而徒峭,非有耐力和毅力,不能登上山顶的福寿亭,观无限风光。我们四位50后,可谓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与许多青年人一起登顶。此时,真有"山高我为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好体验。
征服了高山,下山的路就不值一提了。经过一个叫"放马坡"的景点,铸有两匹铁马,一头仰天长啸,一头低头吃草,有游客骑上马背照相。我鼓励凤君骑上马,我却当了一次"牵马坠蹬"之人取乐,留下了一张逗人的照片。
从紫岚台到祈福广场之间,还有一个碑廊,有雷珍民等著名书法家和贾平凹等名人的题字,给这座仙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翰墨馨香。
不知不觉,五个多小时过去了,今天的感受好棒,真是不虚此行。 如此看来,不要犹豫,背起行囊,完成一次自己想要的旅行, 岂不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
塔云山以其险绝、奇特、秀美、壮观、神异而著称,险峰、怪石、古松、云海、幽洞、峡谷、密林与道观建筑群相融一体,浑然天成,神秘空灵,仿佛人间仙境。它不仅具有厚重久远的道教文化,而且拥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在2011年度中国最美潜力景区评选活动中,塔云山景区当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道教名山。中国原道教协会会长任发融题词高度评价塔云山:“秦岭第一仙境,天下最险道观”。
塔云山景区的建设还是很不错的。诸如标识清晰、路线设计合理、山路的台阶、休息的凉亭和坐台、玻璃栈道、亭台、道观,都完好无损;尤其是环境卫生好,地上没有垃圾,厕所里干净整洁,没有臭味。在景区岔路负责指路的保安师傅,热情负责,令人满意。景区收费合理,商业气息不浓,没有追赶游客,推销物品的现象。这些虽然应该如此,因为旅游产品,收取费用,服务游客,天经地义。然而,许多理应如此,实际并非如此,令人无奈。我也是曾经走过许多地方的旅游爱好者,在许多景区,见到建筑破败、厕所臭气熏天、人员不负责任的现象,并非个例。在这里,我要由衷地夸一夸镇安文旅的管理和塔云山景区的服务人员。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特级教师,已退休。酷爱读书写作,吟诗作文数百万字,发表逾百万字;出版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篇《彩虹学校志》,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多家图书馆收藏。对书法有兴趣,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忝列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后热爱旅游,览大好河山,访人文古迹,品多元文化,味生活真谛,抒真实情感,为文务求真善美,利于丰富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