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学的广阔天地里,我国网络媒体著名评论家黄晨灏的《新径》独树一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以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为主人公的精彩商业世界。这部小说的第一部分80集,近日已落下帷幕,却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与《网络实现‘家国合一’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用网络管理国家”文章一样,引发了全社会有志之士的诸多思考和深思。
《新径》聚焦周德文带领浙商践行“四千精神”,行走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山东、山西、山西等省市的历程,是“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浙商精神的具体写照,更是小说的灵魂所在。周德文活跃于全国各地,从小处着眼,为民营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从大处着手,为初创型“专精特新”高科技民营企业牵线搭桥,助力其茁壮成长。这种对商业精神的深度挖掘和展现,让读者领略到浙商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精神与风采。
小说的视野极为广阔,从仿生机器人、纳米级AI智能机器人的投资开发,到网购经济对与实体中小业主的冲击,再到中小店铺的关闭以及普通打工人的失业,全方位地剖析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现象。小说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能体会到民营企业家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在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探讨中,小说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经济逻辑和社会因素,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对当下经济形势有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首次提出,对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民营企业和不良资产的处置:企业破产、企业失信人是对民营企业家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试想,有了汽车、谁还去乘坐马车呢?有了无人驾驶,谁还愿意去开车呢?
我国是全世界最为安全的国家,我们说是第二,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是第一。这一个划时代功劳,必须归功于我国网络的发达,电子眼、天网,以及家庭摄像头和企业摄像头的普及。
周德文的“家庭会议室”是小说的一大亮点之一。在这里,退休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这一场景再次证明了退休专家学者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社会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建议,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团。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也为解决当下社会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充分发挥退休人才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
从文学角度上看,《新径》的叙事手法巧妙,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黄晨灏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周德文与企业家们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捭阖。同时,小说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轻松读懂,深入其中。
《新径》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网络小说,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探讨经济社会问题的佳作。它通过周德文的视角,展现了浙商的精神风貌和民营企业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商业世界。期待《新径》后续部分能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让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继续感受时代的脉搏,思考中国社会在百年之大变局中的发展和崛起。(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