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军
《岁月留痕》
(自传)连载
第四十六章:
风雨兼程与向阳而生
2008年,是刻满时代烙印的特殊年份,也是我人生中交织着风雨与曙光的一年。这一年,我在时代的浪潮中见证家国命运的跌宕,也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考验下,收获成长与感动。
那年临近4月,奥运火炬即将在松原传递的消息像春风般拂过城市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都洋溢着热烈的期待。传递当日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坐上单位班车,却在一桥江北被交通管制拦住了去路。远远望去,大桥那头早已被涌动的人群和飘扬的彩旗填满,广播里激昂的旋律随风传来,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情。司机无奈地摆摆手:“过不去了,大家得自己走了!”
我和同事们下车时,春日的阳光正暖暖地洒在肩头。望着眼前蜿蜒的松花江,桥上攒动的人头与江面粼粼波光相映成趣,我们咬咬牙,踏上了10几里的徒步之路。刚上桥,耳畔便传来此起彼伏的“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呐喊声,裹挟着孩童的嬉笑、老人的感慨,化作一股炽热的浪潮扑面而来。
待抵达江南桥头,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我。整条街道宛如沸腾的红色海洋,密密麻麻的人群自发组成两列长队,手中挥舞的国旗、横幅交织成一片绚烂的锦缎。为不影响火炬传递,我们贴着路边商铺的屋檐前行,在欢呼声的浪潮中“逆流而上”。沿途,市民们踮着脚、伸长脖子,孩童骑在父亲肩头眺望,白发老人扶着拐杖眼角泛着泪光鼓掌……每一幕都定格成难忘的画面。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来了!来了!”只见一名火炬手高举祥云火炬,步伐矫健地跑来,橙红色的火焰在阳光下跃动,映亮了每个人脸上激动的神情。尽管我们只能在人群外围驻足,却依然被这份全民沸腾的爱国热情紧紧包裹。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力量——无数普通人的热血汇聚在一起,编织成中华民族最坚韧的精神纽带。身边一位大姐热泪盈眶地说:“这辈子都忘不了今天!”这话也正道出了我的心声。
然而,比春日的热情更令人揪心的灾难接踵而至。5月12日,汶川地震的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油田医院迅速响应,组建医疗队驰援灾区。作为记者,我第一时间奔赴医院采访。看着医护人员告别家人时红着眼眶却毅然决然的身影,听着他们“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的誓言,我攥紧手中的笔,用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报道,记录下这些“逆行者”的英勇事迹。那些日子里,我与时间赛跑,将灾区的故事传递出去,希望能凝聚更多力量。
这一年,悲怆与荣光并行。当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鸟巢上空熊熊燃起,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民族自豪感达到顶峰。我和同事们沉浸在这份荣耀中,更不忘向灾区伸出援手,积极参与捐款捐物活动。在时代的大事件里,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工作上,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2008年记者节,我被授予“十佳记者”称号。这一年,我的创作实现重大突破,聚焦社会热点的深度报道,以及展现油田发展变迁的文章,相继登上《中国石油报》等主流报刊。深夜伏案推敲文字的执着,为挖掘素材四处奔波的坚持,终于结出硕果。
家庭方面,儿子李伟业的经历同样牵动着我的心。他从石油学校中专毕业后,因我工龄短、加分少,在油田招工考试中遗憾落选。那段时间,他满心失落,觉得“学非所用”。我始终陪在他身边,鼓励他:“只要有志气,在哪都能闯出一片天。”后来,他入职吉林油田滨江物业300栋社区担任保安,凭借踏实肯干的态度,连续三年荣获“十佳保安”称号;工作之余,他还利用闲暇时间经营小买卖,让家庭生活逐渐好转。看着儿子从低谷中奋起,我由衷地为他骄傲。
2008年,有徒步追“炬”时被爱国热情震撼的悸动、灾难中见证人性光辉的感动、荣耀时刻与国同庆的热泪,也有家庭起落间的温暖与欣慰。这一年教会我,生活或许充满意外与挑战,但只要心怀希望、步履不停,便能在平凡中踏出坚实的脚印,在困境中寻得向阳生长的力量。(未完待续)
李明军,笔名文实。1960年3月出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大专文化,原为《吉林石油报》主任编辑,副高级职称。2020年3月正式退休。
多年来撰写新闻及散文、小说稿件2000余篇,发表在省内外30余家报刊杂志上。近年来,在搞好报纸编辑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新闻理论,《浅谈企业报的策划》、《如何挖掘新闻由头》、《如何让企业报经济版活起来》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业务刊物上,并有部分论文获省内外新闻理论研讨一、二、三等奖。并公开出版《松辽写真》、《走进新闻芳草地》、《百味人生》等著作,目前第四本新闻著作正在出版中。同时,他的名字已被编入到《中国当代学者传略》一书。现为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1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