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端午节晨填词牌十首:
浣溪纱·端午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17.5.30日5时22分一38分作
石榴花开正娇容,枣花如粒襁褓中。艾草又在门边逢。闻早莺。玉臂今缠五色绳。
山谷兰花露正浓。湖边菖蒲夏熏风。处处浓翠山几层。接露归,露水沾衣食角粽。
齐天乐·端午节
文/孙述考
2017.5.30日5时40分一6时2分作
翠翠几成杏欲熟。枣花未开端午。邻里送情,绿中含玉,粽食尽是典故。野生艾蒿,盈把斜插户。臂如藕粗,粉香清淡,年年缠绕五色缕。
最盛江南习俗,忆三闾大夫,凭吊怀古。汨罗江边,又闻锣鼓。龙舟江上争渡。抛洒角黍。桡手赛熊虎,棹歌起伏。喊声雷动,彩旗随船舞。
菩萨蛮·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6时10分一18分作
端午家家做角黍。白玉为馅绿为服。盘中赛珍馐,岁岁五月初。
斯人已去远,人犹怀旧俗。杏服佩纶巾,江上龙舟渡。
南歌子·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6时18分一30分作
江北包角黍,江南赛龙舟。桡手江上赛风流。锣鼓更似雷动、声未休。
户户插艾蒿,接露入西畴。更赏石榴红如绸。菖蒲香风吹罢、云中留。
小重山·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6时32分一44分作
绿艾今日户户香。斜依驻门旁,过端阳。玉臂轻缠五丝长。料汨江,龙舟又喧响。
旧事已成往。楚国出忠良,赛日光。一部离骚尽哀伤。几人解,年年榴花芳。
念奴娇·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6时46分一7时2分作
端午袭俗,处处见粽黍,绿被丝缚。汨罗江上舟争渡。当年冤向谁诉,九歌天问,楚天不语,怀石投江去。今人怀古,再将离骚诵读。
风流早已作古,湖茂菖蒲,香熏旧石路。也采艾草斜插户,佩戴榴花人妒。青杏未熟,枣花待哺,樽酒煮红炉。儿童无虑,臂缠五色缕。
喜迁莺·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7时2分一18分作
天朗云阔。榴花绛如火,正当时节。忽又端阳,蒲香藕涩,集市粽黍陈列。少年争缠玉臂,五色打成丝结。沅湘地,龙船正画眉,彩旗列列,争渡。江心沸,浪击千重,五月飞天雪。锣喧鼓鸣,撼惊天阙,谁把锦标独摄。楚辞今人谁解,谁复诵读九歌。归来晚,载陈酿十樽,对饮初月。
花心动·端午节
文/孙述考
2017.5.30日7时18分一34分作
夏阴正浓,芦荻翠、菖蒲湖中熏风。榴花红醉,粽角包玉,一年端阳又逢。持来金樽煮美酒,太史公、史中情结。悼屈子,最是沅湘,汨罗江中。
江北风俗不同。看儿童,腕上缠五色绳。朝阳未醒,呼朋引伴,田露洗尽朦胧。野外忽然遇娇阳,阳气生。谁吊神明,祝安康,户插艾蒿青青。
贺新郎·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7时35分一53分作
荆楚沿旧俗。户户忙,又食角黍,节在端午。朱联门扉插艾蒲,避邪风习千古。江上闻,画船喧鼓。船上桡手赛熊虎,著纶巾、情涨斗炎暑。江上雪,连夕暮。
屈子祠前无闲路。重诵读,离骚如故,只是人无。谁复回首当年楚,强秦刀下肉殂。唯三闾,进谏遭逐。携剑佩兰在江渚,遇渔父,对白小安抚。仍怀石,沉千古。
南乡子·端午
文/孙述考
2017.5.30日7时54分一8时3分作
旭阳染天云。艾蒲今朝斜插门。古时避邪浴兰芬,惹人。却向沅湘觅旧痕。
角黍闻乡村。包金切玉酒一樽。榴花红处觅知音,忧愤。怀石投江贞节存。
端阳赋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5.5.31日21时26分一22时15分作
年年端午话安康,人间端午称端阳。古来历法尚端午,人间立夏阳气长。此节阳与湿气交,驱邪避疫时正当。北方插艾与菖蒲,江南家家喝雄黄。男孩额头画上王,男女老少人人尝。雄黄酒洒满庭堂,即防毒虫又治疮。
古来端午称端阳,端为开始寓意朗。三月初三为春阳,人间重午夏阳长。九月初九为秋阳,一年阳气此最长。
江南最喜划龙舟,龙舟竞渡锣鼓响。年年此节看龙舟,谁不期盼夺冠王。江南塞北包粽角,家家村村飘粽香。
犹记童年在家乡,五色线缠寓吉祥。户户煮蛋染红妆,女孩男孩袋中装。相互炫耀不忍尝,朝晨拉露笑声扬。玉米地里日未出,浓露弥漫在田冈。朝露洗目目有光,露水洗面聪明长。古老习俗代代扬,惹得儿童早上忙。
今来纪念屈天问,屈子当年沉汨江。怀石沉江兰花芳,一颗忠心告楚王。秦国心思统四方,楚王还上小人当。楚城已经难阻挡,三闾大夫泪化江。
屈子爱国美名扬,离骚百代青史藏。纪念屈子业成习,历法竟输汨罗江。年年重午称端阳,世人欢愉谁哀伤。江上舟歌鼓声扬,众人参与划龙桨。岸上欢声震天宇,江上桨声传远方。
如今佳节游客忙,景点再迎好时光。国家强盛人安泰,全赖政通军事强。感谢祖国感谢党,中华复兴在前方。今年又逢端午节,再祝天下人安康。
再话端午即端阳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5.6.1日4时56分一5时55分作
人间又端阳,田原麦欲黄。陇上望,一带青山天接壤。
家家忙厨房,户户煮粽香。郊野里,老老少少采艾忙。
江南喝雄黄,十里飘酒香。洒庭堂,人人见了问安康。
龙舟兴南方,江中锣鼓响。江上望,众人同心划大桨。
端午运动忙,蹴鞠成时尚。踢球节,无论民间或庙堂。
投壶源西周,端午聚操场。射礼兴,射中分高人有奖。
拉露源北方,早起未出阳。田野上,巾帕采露擦面庞。
五色线流芳,童年兴家乡。系玉腕,家家儿童纳吉祥。
今人问端阳,祭祀话更长。忆楚国,屈子怀石沉汨江。
单数即为阳,重午为重阳。端为初,只缘五月五成双。
五月热渐长,湿气遍红壤。古人智,驱邪避毒习俗长。
国家设佳节,处处景点忙。看中国,感谢祖国感谢党。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神处处妙手回春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江西省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抚州市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沙龙委员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总会副会长
文/黄卫群
图/来自网络
2025.6.1日
一、“六.一” 儿童节一份珍贵的礼物
今天“六.一”儿童节,妹妹请我到她家玩。我一到我妹妹家,得知妹妹9岁的外孙子昨天脚踝扭伤了,现痛得不能下地走路。昨天,妹妹的家人带外孙子到医院做了CT检查,检查完后,医生交待要冰敷,三天内不能下地走路。我了解此情况后,我对妹妹说,我看看怎么回事。妹妹对外孙子说:“让你舅姥爷给你看看,你舅姥爷可是出了名的神医!”我当即不用针不用药,凭徒手用神经导能疗法帮他调理几个对应部位,十分钟后我对外孙子说:“你下地走走我看看!”她小心翼翼地下地来,试了试,便轻松下地走起路来。自己高兴地说:“姥姥,我脚不痛了!”妹妹高兴地说:“还不赶快谢谢你舅姥爷!今天六一儿童节,这可是你舅姥爷送给你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份礼物!”妹妹问我:“哥,医院说用冰块敷就不用了吧?”我笑着说:“脚都好了,能正常走路了,什么都不用了!”外孙子来到我面前,腼腆地说:“谢谢舅姥爷!”说完,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二、深刻体会“儿女不学医,不足为孝”的道理
已进入耋耄之年的老母亲中午一起吃饭时说没胃口。我问母亲怎么了?母亲说,近几天,身体一直不舒服。我说:“娘,怎么也不告诉我?”母亲说:“你天天忙,怕你心事。”吃完饭,我对母亲说:“娘,我给你调理一下就好了!”母亲很相信我,经常对外人夸我说:“我儿真是个神医,什么病也能治!”我在妹妹家,中午吃完饭半个小时,我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帮她调理了约20分钟。我对母亲说:“娘,这样就好了,晚上,您胃口一定会大增!”调理完后,母亲精气神也好多了。结果还没到下午两点,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饿了,补吃了一碗饭,现在身上也舒服了,胃里愿意吃饭了。让我放心好了!听完母亲的电话,我非常地高兴。今天过得很充实。走到哪,凭借一双慧手,上医母亲,下拯外孙,妙手回春,非常开心!我在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学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面对家人这一件件突发性的疾病我怎么办呢?只能束手无策,只能求助医院,费时费事,费心费力!
感恩师父,传授了这么绿色的大道至简的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让我不用针,不用药,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救助了二百多人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让我感受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人生道理。感受到了救世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