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上午,我同孙聚德、张静、王春艳、李燕等以校外辅导员身份,应邀参加华北油田井下学校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没有想到,这次很普通朴实的一个活动,让人眼前一亮,竟是我们一次深刻的思想震撼。所有节目一个不拉的看完,从头至尾沉浸在感动、感激、感谢的氛围中,同所有现场人一样,热血沸腾,激情澎湃,除了叫好还是叫好。
我从演出结束后,一直在感慨,而且是感慨万千。决心把此次演出观后感激情的写出来,只要有时间,脑中满是激情的感慨,还有不尽感悟。
人有了激情就会有同感,能把人的激情调动起来,产生共鸣,你说这个气场该有多么的了不起。必须如实写岀来,不然对不起良心和童心。
井下学校此次文艺演出是1一6年级,共有22个节目,每个节目平均八九分钟,从早7.30分开始到上午10.30分结束,长达两个半小时。我统计一下,全部登台演出人员615人,最多一个班级54人参加。节目形式有合唱、朗颂、舞蹈、自编操、课本剧、歌舞表演等。
此次演岀是在小学部的教学楼操场上,在楼的后墙搭建了一个临时性演出舞台,所有人整齐的坐在操场上,校领导及嘉宾挤坐在国旗杆座下的一个矮矮长条木椅上,节目单、矿泉水就放在脚下。此场景绝对少见,简单而朴素。
当天,也极为"特殊"的给力。太阳被薄薄的云彩遮住,一直到演出结束都没有出来,绝对的为孩子们专开"绿灯"。否则,大太阳下人全晒蔫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到齐了。
孙聚德老兵是第二次参加学校的活动,孩子们记住了他。当主持人介绍完时,台下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有感情了。
多么有礼貌的孩子们,尊老孝老敬老在此时令人心中暖烘烘的。
还有报幕的、朗诵的、领舞的、领唱的及架子鼓、古筝、小提琴的演奏的, 都如久经沙场的老演员,在校园“泥土"里,要风是风,唤雨有雨,处处可见他们少年有志的一腔热血和真情。
最令人啧啧称赞的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不知哪来的满满精气神,学生个个嗷嗷叫,男生如小老虎,女生如小白兔,恰到好处合演一个个节目,让你触摸到了一幅美丽而昂扬的《校园无限图》,心灵是震撼的。
一个班级一个节目,不管男的女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统统给我上台。也不讲究长相、身材、才艺,统统给我参与,一个都不能少,谁还不能掉链子。在节目演出中的各种蹦、跳、踢、跺、跨、跃,也包括不小心的忘词和错步,几乎都没有发生,太棒了。
此次文艺演出中,多是舞蹈、合唱和歌舞表演,这种形式的演出可容纳更多的人参加参与。不搞选拨淘汰,不搞少数特殊,大多数人参加,最好一个不少。这绝对是个好方法,也绝对是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我们担任几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多也很平常。比井下学校条件好的我们领略过,比井下学校条件差的我们见识过。然而井下学校在文艺演出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之美、素质之美、和谐之美、荣誉之美的良好风貌,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风骨?什么是亮剑?什么是朴实无华?
听学校李书记介绍,这些节目是孩子们课余时间排练的,自编自导自演,统共也就两周时间完成了,还不能影响和耽误了学生上课。演出的服装都是家长自费购买的,非常的支持。有些道具、乐器也是想办法借来的。
在演出现场,低年级孩子上台后,可忙坏了老师们。老师们太敬业了,在台下对着台上比划指挥发"神功",孩子们在台上得令后一丝不苟的发"真功”。老师卖劲的快"挥出火星子",一幕幕在抖音里看到的视频,今天就发生在身前身后,身临其境,不胜喜悦。
有一个班级的合唱节目,学生们全参加了演出,服装统一定做的。其中有三个"小胖墩"女孩也在其中,非常的引人注目。按正常的要求,这种身材、体重的女孩不宜上台,会影响整体的协调和效果。但他们是,除非你病了起不了床,没有特殊人,争的是全班一条心,全班一杆旗。
啧啧,就这水平思想境界,我们都惊呆了。看着孩子一个个坚毅自信的脸庞和娴熟友爱的舞姿,激越的画面让你心都化了,全都服了。
从《弟子规》的自编操到《中国少年》群朗诵中,大胆而专业的表演,不似表演己是投入,台上入戏,台下迷戏,生气淋漓,意兴扬杨,动作、眼神、表情,哪叫一个呱呱叫。
从课本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闪闪的红星》,这些孩子如同老戏骨一般,一招一式跟真的似的,气概轩昂,韵味清晰,根本没有怯场一说,角色交给他们,就等于敲定收视率,逼真的让你点赞。
一般上演这种课本剧,是要有思想和感情投入的,不然就会软爬爬篶唧唧,该阳刚的不阳刚,该机智的不机智,哪怎么行?而井下学校的八九个孩子,胡汉山得意忘形,潘冬子渴望红星,冬子妈勇敢坚强及乡亲们的团结抗争等,都是那样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台下人目不转睛,如痴如醉。他们如专业小演员水平,以为是请来的"剧团”,这状态那是够味道。
《少年+栀子花开》歌舞表演,全班40人,最令人羡慕的是男同学,跳的自然大方,协调优美,表情是那样的自信。弄得大家都不相信是男孩子的表现,难到他们是未来的艺校学员?
最后一个节目《民族大联欢》,56个民族56套服装,这是二年级的一个大舞蹈,50多人把舞台装扮的五彩斑斓,高潮迭起,炽热火爆,既有可看性,又有娱乐性,现场学生与家长跨越了年龄和学养层次的受众市场,叫好又叫座,满场喝彩。
井下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我认为是两点成功:一是整台演出体现出学校众生的"神采意志强",这不是装出来的,是来自骨子里的坚韧。二是不豪华不侈靡不做秀,学生的演出体现的"童心韵味浓",这种韵味以一带万,言说不尽。
在现场观摩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兵,96岁的孙聚德,他也被激情燃烧了。要来纸和笔写下了"基础好,技术精,热情高"的评价。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一窝蜂的涌向孙聚德爷爷,同他握手、拥抱、合影,追身边英雄,敬身边明星,全是自发的情感迸发,素质成果就这样淋漓尽致的展现,令现场老师和家长眼眶都泛红了。
恍然大悟的我,看到的孩子们尽心尽责,老师们全心全意,家长们全身贯注,一个节目的背后竟有一个个观念的突显——这里没有小绵羊,也没有笼中鸟。这里情感的发泄、表现、躁动性体现的粗犷美、意志美、团队美的大展示里,浩然之气,喷涌而出。
有时,条件差不是劣势,只要有了自信和团队态势,在这种从"亮相"到"亮剑“的文艺表现中,所有人回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暂且放下纷繁复杂的学业和呵护,勇敢和团结之基因一古脑延伸至蓝天阳光下,走进千家万户,有形载无形,完成了一种装点童年趣味盎然的文化传诵。
我同几位辅导员说,今后咱们的辅导员工作多在井下学校下功夫,这里是石油精神、铁人精神的大熔炉,可以出大成果。这个学校有天然的气质,有正能量的志气,有接地气的豪迈,可塑可造大有可为。
陈旧并不时尚的井下学校,这里不要光环,不需层次,只存在于良性的精神文化生态,需要一批批校园文化文艺的实践者、文化文艺探索者、文化文艺爱好者、文化文艺关注者,它解决和回答了校园德育教育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充满着更加深沉的社会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