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节专刊
七律·端午节
隆光诚(广西南宁)
郢客灵均九畹花,
离骚天问又怀沙。
昏狂君宰亡荆楚,
耿怆臣司荡迩遐。
竭力学成文武艺,
痴心货与帝王家。
襟期破灭投江死,
自古愚忠不足夸!
端午怀想
农魏平(广西)
艾草粽香端午日,
龙舟竞渡江流急。
千桨击水奋力驰,
万声号子震天地。
喧天锣鼓扣心弦,
飞舟载梦日西移。
怀古抚今悼屈子,
汨罗江上忠魂觅。
端午祭屈原
老二(广西)
眺望江心白雾飘,
朦胧细雨岸边潮。
年年聚众灵均祭,
岁岁哀歌楚国谣。
天问铿锵无复应,
离骚路漫费神劳。
龙舟竞渡民俗在,
落魄冤魂浪底招。
注:屈原化名为灵均,灵均即为屈原。
百色端午赛龙舟
文/农伟宁(广西)
右江五月焕生机,
铜鼓催舟浪如雷;
头巾缠鬓簪云去,
壮锦衣裳携雨归;
艾草飘香柊叶粽,
黄酒醉映哒侬杯;
忽闻岸上山歌起,
千仞龙脊竞渡飞。
端午赛龙舟感怀
文/农伟宁(广西)
击鼙振臂势如雷,
荡浆劈波竞渡飞。
壮锦吆歌如彩鹢,
龙腾浪涌雪纷霏。
丹泉痛饮思屈子,
汨水招魂化碧归。
问天谁解孤臣泪,
沧波犹载楚风威。
七律•端午吊屈子(新韵)
张杰(黑龙江)
每逢端午祭忠魂,
屈子千年不老身。
活为邦国出正义,
死由奸盗使毒心。
楚山楚水皆哭泣,
华赋华诗早贵珍。
黄鹤乘飞传万古,
气酣落笔动遥深。
杞香苑的端午情
乔维祖(宁夏)
热情激荡贺端阳,
十里水街风景良。
香苑社区忙活动,
居民加入喜洋洋。
居安思痛屈原忆,
勤俭持家粽角尝。
管理平常重量控,
增强体质保安康。
七律•端午节(新两韵)
郭仁炳/江苏南京
塞北传来风沙止,
江南报道麦田昌。
千村巧手包白粽,
万户青蒿挂紫梁。
饮酒雄黄防范怪,
划船锣鼓颂扬良。
忠臣被贬丢国运,
主政昏庸致楚亡。
2025年5月31日
注:忠臣指屈原
端午有感(新韵)
姚士杰(河南)
华夏民族日月长,
爱国代代闪光芒。
投江屈子垂千古,
显宿君实载册章。
注:1.显宿,即陈天华,字显宿辛亥革命时人。
2、君实,即陆秀夫,宋元间人。
七绝 端午节祭屈原(平水韵)
文/万光鑑
艾草菖蒲磺兑酒,
驱蚊散结解烦忧。
粽香飘逸怀沙去,
屈子精神万古流。
端午 儿童(新韵)
姚士杰(河南)
端午儿童相继来,
树人育秀好时节。
爱国传递娃娃起,
华夏兴盛棒勇接。
2025 5 31
端午魂
文/藍赋
蒲剑悬天祛魅言,
艾香深处隐骚魂。
糯云幻作行吟影,
鼓浪听为天问源。
千载沧波沉碧血,
一襟浩气贯睛坤。
谁言楚水空流恨?
不尽骚魂叩九阍。
端 午 抒 怀
吴玉斌/西安
灞水滩头咒逝川,
离骚颂毕泪盈笺。
龙舟赛罢诚心祭,
艾叶香茅奠圣贤。
晓鬓赊风孤影绰,
夕烟借雨润桑田。
穹霄一抹残阳下,
烈焰狂飙怒向天。
缅怀屈原
陈铁栓(河南)
重五时节雨涟涟,
山河垂泪悼屈原。
千古贤愚知谁是,
苍天法眼辨忠奸。
2025.6.31
端 午
陈铁栓(河南)
一
水波潋滟浮画船,
龙舟竞渡颂屈原。
忠贤千古豪气在,
爱国精神永世传。
二
艾薰粽香过端阳,
节日文化韵味长。
屈子有知应慰笑,
爱国精神放光芒。
三
重五恰逢三夏忙,
粽糯弥合新麦香。
农父田畔意悠乐,
时和岁稔粮满仓。
2025.5.30
端阳即景
文/正发(上海)
粽子玲珑香四海
龙舟鼓号震三江
一年一度端阳节
祭奠先贤使命扛
鹧鸪天 端午
文/正发(上海)
破浪前行不畏难
龙舟竞发勇争冠
红霞灿灿山河染
碧水幽幽天地宽
思屈子,忆先贤
继承遗志荐轩辕。
九歌传唱常求索
再铸辉煌百姓欢
词林正韵第七部
临江仙 · 端午节
毕建国(北京)
五月榴花浓艳染,滴珠红露梳妆。
翠峰带雨郁秾芳。
金盘艾叶,角粽裹丝香。
正是季夏逢节义,游人观渡回廊。
江天舟战鼓音强。
朝祥端午,时递夜来香。
注:农历乙已年五月三十日 ~ 端午节。它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词林正韵
卜算子•端午(新韵)
张杰(黑龙江)
五月起热风,街上人攒影。粽子家家比更香,蒿草何齐整。
小儿知屈平,老者吟诗圣。楚水湘山不肯忘,搅起良知涌。
满江红 端午怀屈子
鲁不格(广西)
粽叶飘香,
龙舟竞、
汨罗浪卷。
怀屈子、
忠魂长在,
赤心昭显。
举贤修明千载志,
联齐抗秦平生愿。
叹奸佞、
谗言蔽君聪,
青史怨。
《离骚》赋,
情犹烈;
《天问》句,
神堪赞。
看《九歌》《九章》,
笔落惊电。
抱石投江留浩气,
纵身殉国存高节。
念今朝、
佳节祭英魂,
民心鉴。
鲁不格于绿城南宁舜水堂祝大家端午安康,事事顺遂!
2025.5.31.
忆秦娥 . 悼屈原
万木青(黑龙江)
屈原亮,
一轮明月照古今。
照古今,
不朽英魂,
泣鬼惊神。
挥动日月长明笔,
写就世上不朽文。
不朽文,
世代相传,
永无灰尘。
悼 屈 原
万木青(黑龙江)
屈原投江,
难诉冤,
日月经天长叹。
汨罗江水泪不断,
遗恨流尽千年。
浩气长存,
英魂不散,
离骚在人间。
一盏亮灯,
照明千古黑暗。
端午
文/那片树叶(河北)
菖蒲挂上门楣时
粽子在锅里赛龙舟
我站在门前
望着汨罗江方向
滔滔江水
隔着漫长时空
打湿了我的眼睛
一部《天问》
把星斗排列成问号
垂钓在银河岸边
当我转身时
看到端午也是龙舟
从两千年前极速划来
溅起时代的浪花
端午感怀
文/那片树叶(河北)
两千年前的纵身一跃
注定历史另起一行
或许是从那天起
汨罗江的涛声
便融入了悲愤的音符
我们说起屈子
像说起那块沉底的石头
那么硬,那么倔强
年年有端午
而龙舟激荡的
何止是奔腾的江水
当苇叶被一片片剥开
往事便再次走来
如今历史又另起一行了
伟大的中国梦
让民族复兴不再是梦
今年的端午
歼10-C穿透了乌云
战机的呼啸和江涛共鸣
父亲
文/蔡九伍
闲着的时候沉默
他抽烟 搔头 叹息
忙着的时候仍是沉默
把所有的力气也有都用在了田里
他唯一露出笑容的时候
是把我举在头顶上
这时 他脸上洋溢的情愫
我至今也揣摩不起
我一直以为沉默是金
是男人特有的性格
当我当了父亲
才懂了其中的秘密
《端午节—感怀屈原》
诗/鹤鸿
本来想不来的
美食节硬把你
抬了来
恭敬地放在
广场的正前方
仰望你
青铜的脸
在粽香里
满怀楚国的
心事
我的端午
刘生俊
小时候每到五月单五
奶奶都要包顿饺子
那时候不知道屈原是谁
从没吃过江米粽子
高粱面红薯叶一日三餐
逢年过节就盼着连汤带水吃碗饺子
念书后才知道端午节历史悠久
学者们演绎着诗人天问的源头
商家们裹着蜜枣喊着祝福
吆喝声声浮动着"粽"享钱成的祈求
孩子们滑过平板跳上龙舟竞渡
光影闪烁新的民俗图谱
母亲在电磁炉上蒸煮岁月的香甜
窗外那颗看了多少年的星斗
终究成了写不完的乡愁
诗韵中的屈子魂与时代光
——评黄诚专朗诵诗《怀想屈原》
乔歌(广西)
《怀想屈原》以其深邃的情感与宏大的视野,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缅怀屈原、观照历史与现实的壮丽画卷,在诗歌的维度中,实现了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精神的传承与时代新篇的书写。
诗中,屈原的形象是核心的情感寄托。诗人回溯屈原的一生,从他满怀壮志的政治抱负,到遭受排挤流放的命运,无不展现出其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诗中“你有卓识远见的政治抱负,一生与楚国命运攸戚相关”“国事多难,人生多艰,你的先见知明,却遭遇权贵嫉恨和抵制”,这些诗句直接地描绘出屈原在历史洪流中的艰难处境,将他的悲剧命运与高尚精神清晰地呈现。诗人对屈原经历的叙述,并非简单的史实罗列,而是饱含着崇敬与同情,使读者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屈原的无奈与坚守 。
诗歌巧妙地将屈原的精神与后世相联系。从八十年前百色起义,到当今社会的繁荣发展,诗人认为这种开拓与奋进的精神,与屈原的胆识和睿智一脉相承。“他有你当年的胆识与睿智,是他让我们从一个不起眼的弹簧之地,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飞向高远蓝天,遨游浩瀚苍穹”,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拓宽了诗歌的意境,让屈原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
在描写当下社会发展时,诗歌笔触细腻而生动。“电线如网横跨山冈,公路如带纵横交错,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端”“田阳香芒,隆林黑米粽……大自然孕育无公害绿色食品享誉全球”,诗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特色物产,全方位地展现了现代社会的蓬勃生机,与前文屈原所处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在历史的变迁中,凸显出时代的进步,也暗示着在屈原精神的感召下,人们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情感真挚浓烈,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通过直白的表述和鲜明的意象,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人的意图,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在讲述屈原故事和社会发展历程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怀想屈原》不仅是对屈原的怀想,更是对时代精神的礼赞,它以屈原为起点,串联起历史与当下,在对古人的追思中,激发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与勇气 ,让屈原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