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
文/洪年松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后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喂‘’。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回娘家》的歌曲,歌手朱明瑛用欢快的节奏,唱出了一个农村妇女回娘家的情景。
过了春节,大年初二,年轻夫妻都要回娘家。从古到今,这是传统的礼仪。一般来说,妻子带着夫婿,携着儿女一同回娘家,丈母娘高接远送。拿礼物都比较隆重一些,通常是四色礼,即礼肉,奶,点心,罐头。这一天,大路上走满了人。在上世纪小车少,山区基本靠步行,能走小路的稍近些,可不好走,但人们还是携家带口的,急怱怱地赶路,生怕去迟了。
我家离丈母娘家隔一座山还有一道沟,早上吃好饭,带上四色礼,媳妇背着女儿,抄近路翻山越岭,走的是浑身是汗,看着不远,走了一个多时辰,到丈母娘家都已十一点多了。两个老人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中午在他家和其他亲戚共聚午餐,说说笑笑,甚是热闹。下午返回,丈母娘还给女儿发了个红包。那个时候,红包一般是五块十块的,不象现在,就得发一百块,发五十都嫌少。发红包是给孩子买零食吃,买花炮玩的,是春节老人的一点意思,现在已经演变成发红包搞攀比,谁发少了看不起谁的思想,难怪现代人不串亲戚,没有人情味。
现在人回娘家走亲戚,大多有车,一家人欢天喜地聚一聚,大多数都不吃饭,亲戚们之间见面问候寒喧几句,剩余时间就是刷手机,没有以前亲热的情份。更有甚者有些亲戚炫富,我家几套房,他家几部车,搞的穷亲戚都没法上门。这是道德的伦丧,是对人性的践踏。怪不得人们说,现在人吃好了,穿好了,人性没有了。本来嘛,大年刚过,不管穷富亲戚,聚在一起都是缘份,不攀比,不炫耀,开开心心地抒抒家常,何乐而不为。
个人简介
洪年松,一九六五年生,河南渑池县人。爱好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渑池县作协会员,渑池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员,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渑池分会常务理事。作品发表在《华夏思归客》《顶端新闻》《梦圆医巫闾》《枫叶诗刊》《中华楹联》等网络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