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响彻克太线(1)
美军在越南战场投入65万兵力和8000余架战机,实施“南打北炸”战略。在南方,纠集南越、南韩傀儡军一同与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统一阵线武装,正面战场作战;在北方,实施“滚雷行动”(附2),对城市、乡村和交通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截断后方补给,我援越抗美部队的军事斗争手段,则以“反轰炸、保畅通”为主,特别是素有“战争生命线主动脉”之称的铁路运输网;抢建、抢修、防空,多围绕越北五百余公里铁路线展开。
外苏至太原铁路新线工地一片繁忙。小推车车车满载奔跑,车手个个踏烟步尘汗流浃背;石夯随着号子声舞动,绳起绳落,抖落汗珠飞溅……
一号、二号首长来到了14中队工地,随行的还有李陈久参谋;
毕春临营长、高明举教导员上前迎接。
“李参谋排除定时弹的时候来过你们中队。这次来,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克夫片区各连防空掩体的构筑和排弹工作的指导。不过,人要住到连队去。”舒大队长一面同他俩握手,一面交代事项。
这是“瞌睡碰着枕头——求之不得的事”“欢迎,欢迎!”毕春临同教导员相互望了望,表明了一致的态度。
“我就住到44分队去吧。”李陈久参谋选定了铁道兵“标兵连”。
“那好!”毕春临无异议,又说:“我和教导员都会住到连队去。”
“你们和团里想到一块去了。”舒大队长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又把话归了正题:“你们工程抓得很紧啦!”
“我担心是挑水淋石头——做无用工。”毕春临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这话怎么讲?”舒大队长望着毕春临,一脸的不解,片刻迟疑,随之问道。
“这条线路的设计不合理。”毕春临直截了当。
“为什么?”舒大队长问。
“一是舍近求远。”毕春临摆出了理由:“从外苏到太原线路长55.316公里,外苏到克夫4公里,把外苏、克夫、太原三点连成线,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现在走的正好是‘弦’边,比克夫到太原这条‘股’边长。二是舍大站倚小站。克夫现在是中转站,下一步就是规划中要建的枢纽站,有5站台12股道;外苏是小站,只有1站台3股道。把新线起点放在小站,可能有两站距离近,方便均衡运能的考虑,还有兼顾山区县的因素,如果把成本和战争因素考虑进去,就不那么合理了。会不会把枢纽站改建在外苏?我以为不可能。因为克夫站还有一条到下龙的米轨,下一步也要进行套轨改造。如果坚持在外苏至太原间建标准轨铁路,一旦建成,与河刘、河老、河同‘三线’贯通,形成新的运能怎么同克夫枢纽站对接?或许合理调度能解决问题,但建设工期的延长,运输成本的增加将是不争的事实。我建议,走克夫至太原比较好。这样一来,太原向西联络河老线的36公里米轨、克夫向东至下龙的63公里米轨,就不会成为断头路。一旦同克夫至太原的新线连接起来了,越南就有了一条东西向的全长150多公里的套轨骨干线路。”
“毕春临,你很不简单啦!”大队长用心地听后,一番赞许。
“他是咱们铁道兵学院的高材生啦!不仅是指挥系毕业,还选修了机械制造、岩土工程。”李陈久从旁补充一句。
“我只是想着如何赶工期,才想到了这些。”大伙的称赞让毕春临有些不好意思。
“这事由我去推进。除了把已经在越南的我国铁道部铁路勘测设计队的专家请来,还要把越南铁路运输局的领导请来,包括支队首长、总工,一起研究拍板。”舒大队长首先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毕春临满心喜悦,李陈久也为他高兴。
“看看你们的防空设施怎么样?”团长、政委带着李参谋来,为的就是这个。因为14中队工地防空掩体先行了一步。
“好啊,我们诚恳接受指导。”毕春临回应着团长的提议。
这里的防空设施因地制宜,顺坡顺沟构筑,有防空壕、防空洞、猫耳洞,虽是临时工事,倒也可用。
舒大队长进了一个猫耳洞,问李参谋:“你觉得合格吗?”
未等李参谋回答,毕春临抢着说了:“少数不行,多数还是合格的。”
“你这么有把握?”大队长追问一句。
“那就来一次防空演习!”政委提议。
“好!”大队长拍板定下。
“呯!呯!呯!”李参谋举枪鸣警,各连军号齐奏,工地上,指战员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活,急速奔向防空掩体;一些无法进入掩体的人,便利用地形地貌抱头卧倒……未等号声停下,工地上早已寂静下来。
舒大队长、芦政委走出猫耳洞,毕春临、李陈久陪着沿线检查。有的猫耳洞偏小,开口宽、里面窄,进洞人如鸵鸟藏着头露了屁股;有的防空洞不坚固,梁柱小、覆盖层薄,一捅就穿;有的防空壕就像排水沟,人在里头,大半个身子在外头……当然,也有肯定,毕春临全都记在心上。
巧事无言,空袭不期而遇。未等这边防空演习警报解除,就有克夫方向急促的防空警报声传来,许多战士以为是防空演习解除了,纷纷跑出了掩体。
“乱套了,乱套了!”舒大队长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和芦政委、毕春临、李陈久奔跑着催促大家重回掩体。
敌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眨眼间临空了,高程800——1000米,机身上的标志图甚至飞行员的脸都看得清楚。毕春临把大队长、政委等人送进了防空洞,可他撒腿跑开了。他心里在盘算:“天赐良机,正好打飞机!”蹲在附近猫耳洞的辜连长一眼看见营长,他也跑了出来,问:“你上哪儿去?”“找机枪打飞机!”“走,一块去!”他们很快来到了机枪班。机枪手们听说“打飞机!”个个兴奋不已,提起武器紧跟营长、连长隐藏在了不远处的乔灌木中。
毕春临观察着敌机,他看清了机型,原来是一架由号称“毁灭者”的B—66战术轰炸机改装的RB—66B侦察机。“侦察机也是敌机,一样不放过!”他下定了打下它的决心。工地上一片寂静,敌机没有觉察密林中正张网以待,四挺轻、重机枪已悄然举起对准了它。就在它绕圈侦察时,毕春临一声吼:“打!”两人和另两名机枪手迅速扣动扳机,“突!突!突!”的响声把联发子弹如骤雨一样“蹦”向敌机……敌机突然遭到攻击,机头、机尾配置的机关炮响了……疯狂扫射震怒了44分队指战员,他们纷纷跑出掩体举枪还击,完全不管子弹雨点般落下……一时间,成千上万发枪弹直扑敌机,机体火星飞溅,像天网一样死死缠住它;很快机关炮哑了,油箱穿了,航油似火球滚落……整个工地欢呼雀跃,目睹美军飞机撞山爆炸。机枪手们正欲把毕营长、辜连长抛向空中欢呼,被毕春临营长制止:“飞机上有三名飞行员,抓飞行员去!”一句话,把大伙激情转移。
飞机坠落的地方在两公里以外,航油洒下燃起一片大火。舒大队长担心酿成山林火灾,也带着一群人向现场赶去。舒大队长和毕春临见面了,只见大火中是一架美军飞机残骸,还有周围燃烧的山火……
“大队长,先灭掉飞机上的火!”毕春临心急地说。
“为什么?”大队长不解地问。
“导航员和机炮手的跳伞舱没有打开,担心里面有人。”毕春临做着解释。
“赶快救呀!”大队长毫不迟疑地认可了。
一切办法都用上了,铲土压火,树枝扑打,甚至从附近的水稻田里拔来成捆的水稻覆盖……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施救,飞机上的火焰被扑灭。毕春临在人群中寻找阎队长,阎队长已从机尾洞口爬了进去,导航员已没有生命体征,机炮手还一息尚存。他大声喊着:“还有活的!”毕春临、李陈久几个人即刻跟进,把机炮手救出,阎队长立即带人担架抬走……
灭了飞机大火又灭山火,一个多小时后,一场由飞机爆炸点燃的大火扑灭了。
飞机残骸机翼折断,机头撞毁,机身并没有散架,多处是枪弹孔,虽一身黢黑,RB—66B机型码仍可辨识。战士们兴奋了,纷纷爬上机身,叉腰挺胸站立,一派胜利者的傲气。
李陈久连长拿出了他的新鲜玩意,海鸥牌4A—120双镜头照相机,大伙好一阵骚动,纷纷按照他的要求,排队留影。
“我有话要说。”舒大队长一声招呼,干部战士都围拢过来:“我一路走一路看,防空工事大部分是好的,有一些被飞机枪弹打穿,这肯定防不了炸弹,要重新加固。”接着,他又把毕春临、辜连长和机枪手们叫到跟前,说:“你们胆子真大呀!敢用轻武器打飞机!”政委接过话说:“这次防空演习赶上美军配合,不仅打下了飞机,指战员和防空设施都经受了考验,无疑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实战防空演习呀!”指战员中响起热烈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