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留句
张慧
汨罗圣水祭忠良,华夏悲歌万古详。
乱政奸邪情祸楚,丹心屈子语容纲。
昏君怎辩阴阳事?卑庶频抛艾粽香。
浩气凛然辉日月,离骚雅韵永流芳。
端午感吟
郭晓春
蒲青艾碧又端阳,角黍沉江祭楚殇。
竞渡千舟催战鼓,长歌一曲慰忠良。
离骚读罢天风浩,橘颂吟来襟袖香。
莫叹汨罗东逝水,诗魂万古永流芳。
话端午
范瑞华
千年端午韵悠长,角粽飘香念楚湘。
屈子投江留浩气,龙舟竞渡战沧浪。
雄黄洒处瘟邪避,艾草悬门去秽殃。
且祭忠魂歌古调,传承旧俗意尤彰。
端午感怀(新韵)
李春燕(黑龙江)
鬓染霜华又端午,悬门艾草沁清香。
江山永伴初心梦,岁月长存使命郎。
浩气离骚情万种,大风天问志千章。
笑看龙舸争相渡,奋棹放歌续远航。
悼屈原
李春燕(黑龙江)
楚水汤汤咽旧邦,忠魂千载绕沧江。
离骚一曲惊寰宇,天问九章恸上苍。
舟竞端阳追义魄,粽抛蒲酒祭贤良。
汨罗不尽怀沙恨,化入清辉耀楚乡。
端午抒怀
张春和
龙舟竞赛水和柔,艾叶高悬解苦愁。
蜂蜜香甜圆老酒,图腾丽彩挂新楼。
天南海角游人满,地北河流俊影留。
浩气精神传世代,英魂雅韵赞歌讴。
端午感怀
苍狼(深圳)
龙舟击起汨江涛,屈子诗情逐浪高。
利国朝纲推法政,亲民拨乱举贤豪。
孤忠铭志天能鉴,独善修身世节操。
巫峡幽云啼蜀魄,秭归长路读离骚。
端午节感怀
严传高(浙江)
昌蒲艾叶绽芬香,蜜粽甘甜溢四方。
竞赛龙船掀巨浪,杯装美酒祭忠良。
罗渊赋圣吟天问,楚调离骚叹古伤。
今日炎黄凝聚力,挥旗奋勇永流芳。
端午祭忠魂(新韵)
张秀祥(浙江)
端阳五月粽香稠,把盏雄黄解楚愁。
户户门楣悬艾草,声声鼓乐赛龙舟。
忠魂傲骨千年颂,浩气丹心万代讴。
天问九歌传亘古,离骚一曲世间留。
端午节(新韵)
张秀祥(浙江)
艾叶盈门粽子香,龙舟竞渡汨罗江。
声声鼓乐忠魂祭,阵阵齐鸣楚魄殇。
一曲离骚传亘古,九歌世浊颂天章。
钩沉史海千秋恨,爱国骚人浩气扬。
端午抒怀
李传吉(江苏)
蒲艾悬门历韵长,飞舟劈浪竞沅湘。
鼓催棹影驱愁雾,声遏云涛悼国殇。
一卷鸿文铭日月,九歌雅调焕天章。
千年浩气今犹盛,赤胆忠魂万古扬。
端午节
李鹏飞(内蒙古)
时逢五月沐端阳,物色图开柳线长。
艾草青青门畔挂,灵符瓣瓣院东妆。
温醇美酒成新味,馥郁珍殽逐暗香。
节序频催蓬鬓发,空吟屈子问天章。
端午祭屈原
林雪荣
自古沉沙遗憾凉,汨罗烟浪水茫茫。
九歌乐善吟蒿里,天问忧民吊国殇。
一梦端阳悲路远,三千竞渡正心彰。
堪怜楚屈离骚志,求索精神永发扬。
端午祭
国玉明(湖北)
艾草摇风汨岸前,众持蒲剑悼忠贤。
千山共酌三闾魄,五岭同焚九陌烟。
抱石忧民沉碧水,怀沙抒愤问青天。
英魂万古含悲去,一卷离骚永世传。
端午怀古
李聚生
屈子沉江汨水边,于今重五世风延。
龙舟竞渡敲征鼓,角黍争投祭独贤。
民念心中三贬士,诗讴笔下九章篇。
都门被逐谗刀狠,岂废忠良万代传。
端午抒怀
周维(北京)
云轨飞穿五月光,榴红艾碧透新妆。
银屏漫话千年事,铁网深传万缕香。
天问星辰开远梦,粽投沧海护忠良。
龙舟竞渡追潮立,不灭精魂耀八荒。
端午有寄
周维(北京)
榴火燃云蒲艾新,星河遥夜念灵均。
楚辞化作荧屏字,天问犹惊当代人。
竞渡龙舟翻雪浪,追思心曲入韶钧。
千年浩气融明月,漫洒清辉照世尘。
龙舟竞端阳
金根良
重节飞凫竞,千年凝岁嘉。
桡驰霄汉裂,棹击雪涛哗。
楚调融雷鼓,湘风卷战槎。
英魂沉碧水,浩气荡天涯。
端午
老杨/厦门
端午佳节端端阳,茂林知了声声响。
喜闻江河鼓角动,龙舟竞渡又开张。
陆地游街舞狮龙,水面浆橹胜刀枪。
台上礼品求必得,片片店里飘粽香。
端午节感怀(自由诗体)
飞龙
又到端午祭屈原,忠臣良将千秋传,
为国为民操碎心,上书尽谏保国难,
出谋划策分担忧,不被重用表遗憾,
奸臣挡道乱朝纲,皇帝昏庸只乐欢。
七律·端午节抒怀
钟向严
糯粽香包烧纸钱,龙舟鼓乐叩苍天。
诗魂楚韵悲愚孝,华夏离骚仰圣贤。
何问逸风忠骨在,追寻仁德颂歌宣。
浴兰艾草驱污秽,佳节怀思福万年。
七律.端阳感怀
胡安沁
清晨漫步小河旁,柳叶莲根语话长。
粽载丹心随水跃,舟盈浩气伴歌扬。
情传四海邀民乐,义聚千秋为国强。
艾草悠悠齐叩首,高吟大地百花香。
端午咏龙舟
凌峰(广东)
时凉带雨乍阴晴,正是观光好里程。
旅舍忽逢端午节,汾溪骤响鼓锣声。
喧阗两岸人狂拥,沸跃一江龙逐争。
木桨齐翻波浪滚,舟如飞箭竞殊荣。
七律·端午节感怀
关艾勤
端午怀思屈子名,青灯夜对至三更。
离骚读罢心难定,天问吟来志未平。
长叹忠臣空有泪,何堪昏主竟无情。
笔书不尽灵均恨,掩卷如闻呵壁声。
祭奠屈原
云霞万里(昆明)
爱国为民臣谏荣,炎黄后代敬聆听。
离骚韵赋书宏志,祈祷天公烽火停。
屈子汨江沉水恨,灰飞烟灭楚王冥。
风云历史多遗憾,良将忠魂今古铭。
古风·端午祭屈原
杨忠昌
一
清澈江水荡波涛,龙舟飞驶液面漂。
五月端阳节日到,悼念屈原糯粽抛。
一片丹心忠爱国,千古佳谣芳离骚。
含冤抱石投身尽,世人呕歌颂英豪。
二
五月初五节端阳,祭念屈原贞忠良。
竹叶包裹糯米粽,芦挂艾蒿插门旁。
雄黄酒饮悼诗圣,含冤忧国投罗江。
离骚佳谣千载诵,名垂青史万年芳。
苍狼(深圳)
一
竞渡龙舟击浪波,缅怀屈子壮哉歌。投江万粽呼忠魄,酹酒千杯唤汩罗。
除恶鬼,辟邪魔,奏皇匡正法移挪。问天长韵怀沙恨,自古端阳感慨多。
二
自古端阳感慨多,征途勇在战心魔。龙舟竞渡追星月,艾草高悬净江河。
风怒吼,雨滂沱,春秋岁月踏清波。怀沙取义忠魂在,唱响离骚正气歌。
鹧鸪天·端午感怀
张秀祥(浙江)
艾草悬门糯粽香,龙舟竞渡慰端阳。滔滔汨水三闾泪,阵阵锣声五月殇。
吟楚赋,咏诗章。离骚一曲诉衷肠。忠魂傲骨千年颂,浩气丹心万古扬。
长相思·端午萦怀(新韵)
张秀祥(浙江)
粽飘香,酒飘香。端午萦怀汨水殇,忠魂万古芳。
歌飞扬,曲飞扬。一卷离骚流远长,举樽吟九章。
鹧鸪天·端午有思
罗正明
酒浸雄黄糯粽香,龙舟竞渡又端阳。汨罗犹泣三闾泪,荆楚长留五月殇。
悬艾叶,读骚章。九歌天问韵凄凉。而今难解当年恨,唯敬忠魂酹一觞。
满庭芳·端午情思
周维(北京)
榴火燃云,菖蒲挂户,满城新绿初裁。车流如织,高架入云陔。更有银屏焕彩,直播处、角黍香来。龙舟竞,浪花翻雪,鼓点破苍苔。
追思千古事,灵均浩气,激荡胸怀。念楚辞风骚,穿越尘埃。今看探幽“天问”,星河上、再展雄才。期赓续,精神薪火,灼灼照蓬莱。
江城子·屈韵(苏轼格例)
国玉明 (湖北)
骚魂曾驻楚丹阳。志非常。韵悠长。天问九歌,楚国诉衷肠。铁骨汨罗沉碧浪,灵均去,国魂殇。
千年竞渡碧波扬。岸焚香。粽横江。屈子风流,绝唱谱华章。天地浩然正气颂,同祭拜,九州芳。
卜算子·端午悼屈原(苏轼体)
周淑慧
粽叶裹悲伤,四海潮波拜。设宴龙宫玉酒香,且把佳宾待。
今日忆君时,泪洒江河界。试问苍天论理么?只有诗情在。
满江红.祭屈原
郭晓春
浩渺湘江,东流去,烟波万叠。凝望处,楚天寥阔,暮云低接。一卷离骚传万古,九章天问成奇绝。叹灵均,独自赴清流,怀沙烈。
忧国恨,谁能雪?香草志,何曾灭!看神州今日,已换天阙。赤子忠心昭日月,诗人逸兴挥毫发。喜重来,把酒酹滔滔,魂犹烈。
闲吟撰词·三首
云霞万里
一、忆江南·春韵(词林正韵八部)
春来早,雨落岭山娇。碧野青峰呈翠茂,峥嵘花卉展娇娆。阡陌紫云飘。
二、渔歌子·吟荷(词林正韵二部)
碧叶凌波耀池塘,嫣红妍粉靓霓裳。风慢舞,蕊飘香。千春此季秀芬芳。
三、忆江南·端阳悼屈子(词林正韵七部)
端阳节,汨水悼先贤。屈子捐躯千古憾,离骚天问九州传。诗赋万年妍。
端午吊屈原(三首)
熊火根(江西)
一
香草美人叹屈子,浩然正气感乾坤。
汨罗江上听孤愤,天问离骚万代存。
二
又逢端午汇龙船,竞渡悲歌祭俊贤。
汨水悠悠千古恨,离骚一曲撼云天。
三
角粽飘香香万家,青青艾叶去凶邪。
龙舟竞渡吊诗祖,怀寄深情汨水涯。
咏端阳
黄百龙(深圳)
龙舟竞渡过端阳,节至中华粽溢香。
屈子精神传久远,五星旗帜永飘扬。
端午情
李传吉(江苏)
又是一年端午至,民风依旧蕴藏新。
千秋屈子楚音绕,我欲因之学做人。
绝句·端午粽香
杨明才(山西)
一
端午正情挥/热夏,粽香传味飞/城跨。
鲜青翠叶绿/皮新,缘有米穿衣/涨价。
二
价涨/衣穿米有缘,新皮/绿叶翠青鲜。
跨城/飞味传香粽,夏热/挥情正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