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系列·252·九文(陆游转世的)·降妖斩杀蛟龙吟·八庚
文/九文-
2025-05-4-11:30-作于南京一中
遥看小倦带馀酲,
斜日开櫺澹澹鸣。
驱退蛟龙三万里,
捕抓魔鬼九千兵。
暮年莫笑衰妖耄,
老妇何羞辱我惊?
扶杖冻云深处痛,
探溪唐婉望梅铮。
注释:
櫺:
“櫺”字可能在陆游的词牌诗《好事近·小倦带馀酲》里是“棂”字的误写,两个字读音一样,核心含义:特指旧式窗户或栏杆上雕刻花纹的格子,如"窗棂"(雕花窗格)。
耄:
读【mào】,泛指老年,古指七十至九十岁,如《礼记》载「八十九十曰耄」。引申为年老昏聩,如“耄昏”、“耄聩”。
其年龄范围:
1、《诗经》《左传》等古籍中,“耄”多指七十岁以上,如“老夫耄矣”(《左传·隐公四年》)。
2、《礼记·曲礼》明确划分「八十九十曰耄」,而《释名》称“七十曰耄”,存在文献差异。
古籍引用
《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形容年老力衰。
《楚辞·九叹》:「精越裂而哀耄」,描述衰老的哀叹。
扶杖冻云:
“扶杖冻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词作《好事近·十二之九》,完整句为“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2423。以下从多个角度解析其含义及背景:
一、字面释义
1、扶杖:指拄着拐杖,象征年老或行动不便,也暗含坚持探索的意味。
2、冻云:指严冬凝结的阴云,常见于古诗词中,如唐方干《冬日》“冻云愁暮色”,宋陆游《野望》“冻云欲作雪”等,形容寒冷萧瑟的氛围。
3、全句意象:拄杖行走在寒冷的云雾深处,寻找溪边梅花的讯息,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二、创作背景:
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此词作于其晚年时期。词中“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一句,透露出他对年老的豁达态度,以及依然保持探索自然、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
三、深层内涵:
1、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人通过“冻云”与“溪梅”的对比,表现严冬中梅花傲寒开放的坚韧,暗喻自身虽年老仍坚守气节。
2、也是隐逸生活的写照。
“扶杖探梅”的行为,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体现了陆游晚年超脱世俗、寄情于山水的心态。
四、同类诗句对比:
1、唐方干《冬日》:“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以“冻云”渲染冬日的萧瑟。
2、纳兰性德《临江仙》:“冻云一树垂垂。”——借冻云烘托梅花孤傲。
3、鲁迅《野草·死火》:“冻云弥漫如鱼鳞模样。”——用冻云象征冰冷的环境。
五、文化延伸
“冻云”在古诗文中常与“梅花”并提,形成“寒梅傲雪”的经典意象,象征高洁品格。陆游的“扶杖冻云”更融入了个人生命体验,成为南宋文人隐逸文化的重要注脚。
王仲华,笔名九文,也称九文画家诗人21,号蒙童,南京市一中马群分校的美术教师。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江苏省油画家作品展,也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过南京海内外油画家作品展,还参加过江苏省省公安厅组织的以缉毒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展、参加过江苏省全省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的油画作品展。2018年12月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八千多首作品,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在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论坛发表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原创作品几十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音乐作品参加了中国全国级音乐论坛组织的音乐原创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征稿大赛,作品入围,在国家级的音乐论坛发表了作词作曲以及MP3音乐音频三十多首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https://m.booea.com/news/s_3072805.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0/07/73451741_103927405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