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将近端午节随笔(通䪨)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青芦翠片露千滴,糯米沉香裹绿衣。
灶上云中烟带雾,桌前碗里果堆几。
三形角粽盆汤溢,满目匀盘玉雪迷。
万户人家腾热气,熏蒸岁月荡涟漪。
2025.5.29.
诗评
烟火端午:于金奎《七律·将近端午节随笔》中的民俗长卷与岁月温情
于金奎的《七律·将近端午节随笔》以细腻笔触聚焦端午前夕的生活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将节日氛围、民俗风情与岁月静好的韵味熔铸于八句诗行之中,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端午民俗画卷。
诗歌开篇“青芦翠片露千滴,糯米沉香裹绿衣”,选取端午包粽的典型物象“青芦”“糯米”入笔。“青芦翠片露千滴”描绘出清晨芦苇叶片上挂满露珠的清新画面,既点明时节,又为节日增添了自然灵动的气息;“糯米沉香裹绿衣”则以拟人化手法,将糯米被芦叶包裹的形态比作穿上绿衣,生动展现出粽子的制作过程,同时“沉香”一词巧妙引出食物的诱人香气。
颔联“灶上云中烟带雾,桌前碗里果堆几”转换视角,从厨房到餐桌。“灶上云中烟带雾”通过描写灶间升腾的烟雾,渲染出忙碌的节日氛围,“云中”一词更增添了朦胧的美感;“桌前碗里果堆几”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桌上摆满水果的丰盛场景,凸显节日的喜庆与富足。
颈联“三形角粽盆汤溢,满目匀盘玉雪迷”着重刻画粽子的形态与质感。“三形角粽”点明粽子的常见形状,“盆汤溢”描绘煮粽时热气腾腾、汤汁四溢的画面;“满目匀盘玉雪迷”将盛在盘中的粽子比作洁白的玉雪,视觉上给人以纯净美好的感受,同时也暗含对美食的喜爱与赞美。
尾联“万户人家腾热气,熏蒸岁月荡涟漪”将个体的节日场景升华到整个社会层面。“万户人家腾热气”既指家家户户蒸煮食物的烟火热气,也象征着节日里人们的热情与欢乐;“熏蒸岁月荡涟漪”以“熏蒸岁月”形象地表现出节日对生活的浸润,“荡涟漪”则暗示节日的欢乐氛围如涟漪般在岁月中扩散,给人以悠长的回味,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热爱。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端午前夕生活细节的捕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入其中,生动地展现了端午佳节的热闹场景与浓厚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传递出对平凡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视与对岁月静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