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老家(三)
王慧仙
2023年7月29日清晨,我们前往下卡加的旅游景点浪山进行烧烤活动。我的大外甥女凌晨5点便起床开始准备烧烤食材,包括羊肉、牛肉、鸡翅、鱿鱼、茄子和土豆等,装满了几个大桶和小盒。到达旅游景点后,我们迅速在小木屋前铺好地垫,孩子们在外孙宇钰的带领下玩起了扑克牌,而文文则采摘了一束五彩缤纷的野花给孩子们玩耍。胖胖则协助文文的爱人小杨准备烧烤。大人们在小木屋内的茶几上忙碌地切肉串,然后放到铁签上进行烧烤。烤好的食物被送到大圆桌上,大家随意享用。午餐时间,旅游点提供的食物丰盛,我们几乎都已吃饱,剩下的食物被我们打包带回家,作为晚餐。
下午驱车前往老三外甥女工作的试验田,远远望去,四周被连绵不绝的山脉所环绕,山脚下则是一片片连绵的青稞田。在微风的吹拂下,饱满的青稞穗宛如波浪般舞动。走进青稞田,一条条约两尺宽的小径将田地分隔成块,两个孩子在纵横交错的小路上奔跑,尽管紧随其后,他们还是迅速消失在视线中。由于青稞的高度超过了孩子,我担心他们迷路,因此没有机会聆听外甥女关于青稞优良品种和耕种过程的介绍。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弯曲的青稞穗,这在我以往的见闻中是前所未见的。我本想询问这是什么品种,但孩子们的喧闹声让我错失了提问的机会。当大家听完外甥女的介绍后,都对这片广袤的青稞田的长势和丰收的景象赞不绝口,从这片青稞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和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7月30日的上午,我和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在小区的健身场玩耍。这个健身场设有一个多层的台阶,两侧是宽阔、光滑且长长的水泥坡道。不知何时,两个孩子发现了这个地方,一出家门便直奔这里,将其当作滑梯使用。这两个小家伙出门时还机智地带上了两个装满水的瓶子,先让瓶子滑下去,然后自己一个接一个地滑下去。之后,他们会捡起瓶子,从台阶上爬上去,再次滑下,乐此不疲,玩得满头大汗,兴趣丝毫不减。因此,每天晚上我都要为两个孩子清洗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和弄脏的裤子。正如我的老二外甥女所说:“我们在帮助保洁工奶奶和爷爷打扫卫生。”与此同时,我的老伴独自前往广场享受悠闲时光。如果不是细心的老大外甥女通过定位找到了他,他差点因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下午,全家总动员,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广场观赏州庆锅庄舞。广场四周,大屏幕上的演讲声此起彼伏,吸引了成群的男女老少。在象征甘南的白羊塑像前,人们纷纷拍照留念,人潮拥挤,我们生怕两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走失,于是几双眼睛紧紧盯着他们。为了便于辨认,机智的老三外甥女还特意买了颜色鲜艳的长颈鹿气球,让孩子们拿着玩耍,以便通过气球的颜色快速找到他们。在老大外甥女的带领下,我们在广场上四处寻找拍照和录像的机会,聆听着悠扬悦耳的乐曲,观赏着欢快优美的锅庄舞。锅庄舞者动作矫健,散发出浓厚的民族风情,他们的服饰华丽、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宫廷之中……
7月31日,周一,由于当天天气炎热,上午我们选择留在家中活动。首先,我让两个孩子复习之前学过的生字和词汇。豆豆的认字能力比果果强,这让果果感到不服气,她不愿意继续认字,转而想玩彩泥。于是,我顺应孩子们的意愿,教他们如何用彩泥制作各种形状:团团团,搓成圆球;搓搓搓,搓成长条;压压压,压扁;卷卷卷,卷成圆饼;最后插上一根牙签,变成一朵小花。孩子们像白纸一样,对学习新事物充满兴趣,他们跟着模仿,玩彩泥玩得不亦乐乎。接着,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果果想听“七步之才”,而豆豆想听“小红帽”。由于无法同时满足两个孩子,我们决定用“剪子、石头、布”的游戏来决定先讲谁的故事。结果豆豆出布,果果出石头,布包石头,因此先讲了豆豆喜欢的“小红帽”,果果也欣然接受。正当故事讲到一半时,老大外甥女来了,两个孩子立刻兴奋地跑过去打招呼:“大姑姑好”!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在饭馆享用牛肉拉面后,直接前往九层楼游玩。到达九层楼的入口处,我注意到一位藏族妇女正在磕等身头,我驻足观看了一会儿。随后,我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许下心愿并磕头祈福。我的外甥女负责为我们拍照留念。孩子们已经跑得不见踪影,我们急忙追赶,发现姐姐已经带着他们到广场上追逐鸽子去了。老三外甥女特意去商店买了一包小麦,让孩子们喂食鸽子。两个孩子抓着小麦在广场上四处奔跑,喂食鸽子,引得鸽群四处飞散。老大外甥女则负责拍照和录像。录像结束后,她又带领我们前往彩虹街欣赏夜景。据她介绍,“观光亭尚未完工,但即便如此,在基地上也能一览甘南州的全景。”

我和姐姐手牵手漫步在彩虹街上,四周灯火璀璨,五彩缤纷的灯光让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时,为了找工作,我走遍了甘南州的每一个角落。记得有一次,怀里抱着一岁多生病的女儿,在街上四处张望,看着街上渐渐暗下来,行人匆匆,我感到孤独无助,不知该去哪里过夜。就在我焦虑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问我,“你怎么在这里?”我惊喜地看到我的同学,向她说明了情况后,她便带我去妇幼保健站为孩子看病,并邀请我去她家暂住,直到孩子康复才让我回家。如今的甘南州,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与往昔相比,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遗憾的是,我的同学已经离世,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正当我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时,外甥女提醒道:“该回家了。”打断了我对逝去同学的哀思。
这三天的时间,从浪山的烧烤之乐,到试验田感受自然馈赠;从孩子们在小区健身场的童趣,到广场观赏锅庄舞领略民族风情;再到家中与孩子们的学习娱乐互动,以及九层楼的祈福、彩虹街的回忆,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温暖与感慨。甘南州如今的蓬勃发展,与往昔的艰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无限唏嘘。虽同学已逝,物是人非,但这些美好的经历与回忆,将永远留存在心间,成为人生中珍贵的宝藏。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