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端午佳节,正值五月初五。我们即将迎来这个传统节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中秋并称三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寻找节日的氛围,品尝美食,放风筝、赛龙舟等活动,感受端午节的独特诗意。
端午节由来已久,历史悠久。据《大雅》记录,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过端午节了。其中著名的传说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生忧国忧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家忧患再次发生,屈原写下了《离骚》、《天问》等著名的诗歌,但却未能得到世人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他选择在五月初五投江而亡,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和牺牲精神,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传承至今。
野草诗社十二院103期微刊《五月端阳情更浓》,希望大家精心打造,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0二五年五月十八日
野草十二院编委会
五月端阳情更浓
梁同余(江苏)
端阳佳节总思亲,霞染辰光又一轮。
习俗传承万家聚,乡村换貌八方新。
粽香飘处可回味,舟赛归时看视频。
不负韶华再赓续,情怀别样自然真。
五月端午悼屈原
方松青(浙江)
悠悠华夏五千年,诗者追思祭祖先。
报效国家何实现,尽忠社稷梦难圆。
将身水跳而明志,以体江投感动天。
告慰亡灵端午立,迎逢此节泪连连。
端午感怀
戴万民(江苏)
艾浴绒装兴趣生,少儿端午倍多情。
虽知习俗皆无忌,哪晓人间有不平。
但得冤屈从此去,何妨江水破天惊。
衷心祈盼善真美,假错必纠享清明。
五月端阳情更浓
李红彬(江苏)
榴花照眼念离亲,节序匆匆岁转轮。
艾草悬门千巷古,龙舟破浪一江新。
雄黄盏暖凭谁醉,楚韵声清向月陈。
遥祭灵均心自远,诗魂不朽意犹真。
端午遐思
张兴军(江苏)
端午节临意韵长,千年风俗历沧桑。
汨罗浪卷忠魂烈,蒲艾芬凝赤子彰。
美帝孤身关税战,国人聚力斗豺狼。
诗坛祈愿安康岁,朐海传承百世芳。
端午吟
仲召华(江苏)
龙舟竞渡又端阳,凭吊先贤酹酒浆。
汨水悠悠怀屈子,浙江滾滾哭曹娘;
鞭尸楚墓舒家恨,抉目吴门笑国殇;
莫叹争臣多厄运,星移斗转独辉煌。
五月端午情更浓
陈瑞胡(广东)
艾草悬门粽角香,龙舟竞渡浪飞扬。
千年遗恨沉江月,百代忠魂贯日光。
雅韵离骚传浩气,佳篇天问虑情长。
古今岁岁思贤哲,楚水悠悠忆国殇。
祭屈原 (通韵)
俞政海 (江苏)
有计无从难挽春,丹心岂忍付飞云。
担忧国运容消悴,持举躯心骨傲峋。
枉志身随江海魄,无情浪卷赋诗魂。
屈公垂范三千载,米粽香囊气更氲。
五月端阳情更浓
章传金(南京)
一年一度又端阳,爱国襟怀永不忘。
伟大精神能有几,志操硬骨应传扬。
今除世霸行龙跃,奔走樊篱效日光。
牢固中华腾赤帜,丹心豪气铸辉煌。
五月端阳情更浓
王泽勇(安徽)
端阳佳节映榴红,百舸争流破碧空。
乐奏离骚千载韵,香飘大雅九歌衷。
蒲觞幸慰湘江水,艾户犹萦楚泽风。
欲挽椒兰酬毅魄,诗心一片与君同。
五月端阳情更浓
戈友田(江苏)
五月薰风拂画堂,榴花似火送清香。
龙舟竞渡千重浪,角黍争投百里藏。
楚客离骚传浩气,今人雅颂赋新章。
古来习俗融佳趣,华夏文明永发扬。
五月端阳情更浓
刘绍华(辽宁)
五月薰风兰芷芳,汨罗江畔祭忠良。
龙舟竞渡千帆劲,糯粽新蒸万户香。
乐咏离骚传亘古,欣吟橘颂续华章。
今朝再诵怀沙赋,情满神州诗意长。
五月端阳情更浓
王均贤(浙江)
家家艾酒庆升平,避疫驱魔意益贞。
粽子香飘墙院外,雄黄遍撒宅门宁。
荷花艳丽千波碧,月色澄明万户清。
端午忠魂湘水祭,离骚灿烂古今名。
五月端阳情更浓
朱华(江苏)
榴花映得满山彤,五月端阳情更浓。
蒲剑悬门驱夜鬼,龙舟竞渡起黄钟。
离骚已化汨罗水,天问犹存华裔胸。
艾酒盈樽遥酹后,白云坐看自从容。
五月端阳情更浓
徐敏霞
龙舟竞逐闹端阳,九域同声忆隽良。
五色花绒呈丽彩,三株艾草送清香。
楚人有意忠魂祭,汨水无情壮士伤。
遥告英灵今盛世,黎民逸乐享安康。
五月端阳情更浓(新韵)
周建平(河北)
艾草菖蒲逐岁新,丛兰九畹却无寻。
女萝缱绻湘山翠,丝柳缠绵楚水馨。
哀郢幽篁说佞谄,怀沙角黍慰灵均。
端阳又见龙舟竞,一曲离骚唱至今 。
五月端午情更浓
甄建设(纽约)
声声鼓点又端阳,村袅炊烟蒲艾香。
酹酒千杯酬屈子,离骚一曲唱忠良。
年年楚水龙舟竞,岁岁家门角黍尝。
爱国情怀今古颂,群黎逐梦气昂昂。
五月端阳情更浓
张广(江苏)
端午榴花别样红,神州祭奠屈原公。
敢争敢谏朝堂上,忧国忧民草泽中。
一曲离骚千古唱,百言天问万人崇。
缅怀先哲承遗志,护我山河永世隆。
端午
刘月飞(江苏)
榴花照眼艾香融,五月端阳情更浓。
地迥怀沙苍野骨,天低碧水楚山容。
一川风雨磨锋锷,万古沧浪响钜镛。
莫道九歌成绝唱,人间有节自相逢。
端午祭屈子
王兴建(江苏)
千年角黍祭忠魂,蒲艾盈门吊楚臣。
激赋离骚呼海岳,长吟天问叩星辰。
雄黄慢饮驱邪恶,彩缕轻缠守岁春。
壮志难酬谁晓我,汨罗江底恨弥沦。
咏 屈 子
梁步荣(江苏)
兰旌桂棹溯沅湘,浩叹千秋意未央。
醉醒频惊巫峡涕,兴亡空对汨罗觞。
魂依故宇忧三楚,泪洒离骚泣九章。
独抱孤忠沉逝水,至今波涌焰煌煌。
五月端阳情更浓
夏启广(湖北)
归家游子又团圆,老少同堂笑语连。
艾草插门驱五毒,娘亲包粽裹三鲜。
追思正则龙舟竞,敲打鼓锣情意绵。
读罢离骚添感慨,吟诗一首缅忠贤。
正则:屈原。
端午咏离骚
汪士延(江苏)
一曲离骚万古吟,楚江呜咽泪痕深。
美人香草孤臣梦,明月高丘赤子心。
三户未消秦社稷,九歌长恸郢都沉。
龙舟竞渡端阳近,谁向沧波觅好音。
端午节感吟
李青(江苏)
清波荡漾百帆驰,插艾临风颂橘词。
但念端阳花解语,频斟蒲酒泪伤悲。
巫阳神女招魂赋,天问离骚忠骨诗。
米粽包藏千古事,汨罗江畔引悲思。
端午祭屈原
马春升(山东)
时近端阳寄远情,汩罗泣泪怨难平。
心怀社稷黎民喜,梦绕朝廷墨吏惊。
米粽飘香留岁月,龙舟竞渡展旗旌。
三湘四水离骚恨,万代千秋天问声。
五月端阳情更浓
张生福(湖北)
熏风五月艾飘香,一曲离骚祭国殇。
屈子忠魂沉慷慨,楚天浩气绽芬芳。
龙舟竞渡心将隐,角黍投江意欲长。
千载悲歌思旧梦,山河壮丽话沧桑。
五月端阳情更浓
田义锦(湖南)
五月端阳特想亲,晨光明媚振精神。
传承习俗家家聚,赓续文明户户新。
江里赛船冲破浪,街中糯粽味招人。
少华不负当初志,一片丹心为庶民。
端午孟夏吟
史少华(辽宁)
端午风和孟夏天,倾听鸟语闹声宣。
隔篱草色如绒织,满树榴花似火燃。
袅袅青垂堤上柳,亭亭玉立水中莲。
流连春意阑珊处,取次诗情刻画篇。
端午节感怀
林敬照(广东)
每读九章情意牵,忠臣遗恨汨罗边。
清高旧曲斯人作,漂泊孤魂何处眠。
蒲艾端阳怀俊彦,龙舟竞渡祭英贤。
楚乡风俗今犹在,悲诵离骚动皓天。
端午节
贾建山(河南)
端阳节日已千年,门外艾香飞眼前。
承载情怀今夕度,相随岁月往踪连。
龙舟竞渡多威武,玉笛争鸣惯翠川。
盛世中华民众乐,佑祈尘事尽安然。
河泊潭祭屈原
傅瑜(浙江)
凤凰山麓一乡村,楚粽飘香滿宅门。
屈子含冤甘殉国,龙舟竞发觅忠魂。
怀沙绝笔留哀怨,求索中兴励后昆。
饮恨抬头作天问,人间何处话荣尊?
端午怀屈原
赵凯(辽宁)
橘颂怀沙向怒涛,三闾大义赋离骚。
投江玉碎家山殁,赴死魂销日月遨。
千载光阴随水逝,九歌气节入云高。
今朝再续灵均赞,竞赛龙舟展国豪。
五月端阳情更浓(新韵)
张景轩(内蒙古)
屈子汨罗傲世风,忘筌借问抱石翁。
楚君割舍离骚泪,诗圣披涛了苦衷。
万粽投江鱼饱腹,九州祈佑大词公。
龙舟擂响扬帆鼓,五月端阳情更浓。
端午
周守军(江苏)
一年一度一端阳,食粽飞舟浴草汤。
天问情真心适意,九歌世浊命夭殇。
楚辞瑰宝人人颂,汉赋风华代代芳。
岁月神偷流水逝,城乡纪念左徒郎。
端午节吟怀
李兴华(浙江)
蒲剑灵符悬宅门,龙舟击水浪涛掀。
含情怀远湘君泪,无语题诗屈子魂。
一本九歌思万古,几多长梦问遥源。
想知端午何时起,史册民间有妙言。
端午缅屈原
王新会(北京)
诗融大爱史空前,秉笔丹书胆剑篇。
哀郢铭心仇似海,国殇刻骨恨如泉。
千秋天问精神系,万古离骚理想牵。
每忆汨罗思屈子,轻吟橘颂望青天。
端午节
刘群超(美国)
年来五月又端阳,幼稚争先著彩裳。
艾挂门前邪气僻,舟飞江上鼓声狂。
雄黄浊酒降魔魇,玉粽明神祈福康。
屈子高风今古颂,离骚楚水不相忘。
五月端阳情更浓
翟立铭(江苏)
五月薰风抚锦川,端阳绮绪韵相连。
艾香袅袅盈轩牖,粽影悠悠映渚田。
童子欢游兰芷径,邻翁雅诵楚骚篇。
遥思贤圣忠贞志,挚意恒存素抱传。
端午节思屈公
陆军木(湖北)
又逢祭祀小端阳,爱国情怀心里装。
敬献贤书荣社稷,痛批奸佞毁家乡。
忠心耿耿良言实,绮梦昭昭策略强。
为止神州遭厄运,汩罗一跃万民伤。
端午节感怀
黎来荣(广东)
荔枝棕子溢香甜,追念英雄撒纸钱。
龙棹江河流水唱,健儿精力鼓声前。
离骚千古路途远,荆楚三川波浪连。
盛世中华振兴日,欢歌笑语四方传。
端午咏怀
孙存立(河南)
龙舟竞渡鼓声喧,粽叶飘香又一年。
楚水悠悠怀屈子,榴花灼灼映云天。
离骚读罢心潮涌,橘颂长吟意绪牵。
千古忠魂归碧落,亿民情系汨罗边。
端午吟
刘清云(山东)
报国无门抱石沉,屈原天问替民吟。
九歌肠断千年史,一曲名悬万古琴。
湘岸端阳舟竞逐,楚江角黍水登临。
中华崛起神州立,告慰诗人那颗心。
端午感怀
张弘(吉林)
紫燕穿梭檐下忙,家家户户酒宣昂。
揉糖糯粽清芬洒,弦彩荷包秀色香。
韵笔飞歌吟屈子,汩罗滚浪簇华章。
离骚绝唱耀千古,奕奕华风代代扬!
五月端阳情更浓
程东洲(安徽)
端阳佳节意无穷,五月榴花火样红。
角黍飘香千门食,艾蒲青翠万家崇。
遥思屈子随江水,长念离骚问古风。
爱国精神传久远,文明华夏永昌隆。
端午情
赵敬芳(安徽)
端午门前艾草香,孤儿大院总牵肠。
一篮角粽温情载,几对荷包爱意装。
共舞同歌开笑靥,嘘寒问暖祝安康。
依依惜别感人泪,修善年年心底藏。
端午祭屈原(通韵)
刘文臣(河北)
绝代离骚浩气存,青山秀水祭忠魂。
临危义谏偏疏远,受宠荣升竟化焚。
屈子含冤随浪去,壮歌留世纵波吟。
汨罗旧影时萦现,岁岁龙舟傲赛伦。
五月端阳情更浓
赵迪聪(广东)
时临端午粽飘香,屈子贞操世代彰。
美政书疏遭诽谤,离骚天问受宣扬。
精诚报国奸臣忌,抱憾沉江汨水藏。
竞渡龙舟情鼎沸,英魂送上玉官堂。
五月端阳情更浓,
杨宏林(安徽)
五月端阳情更浓,龙舟竞渡自从容。
粽香入韵千神羡,艾叶驱魔百病封。
屈子忠魂传故国,离骚绝唱誉高峰。
家家祈愿安康驻,岁岁今朝笑未慵。
乙巳蛇年端五吟屈原颂
谭生树(广西)
存生全靠爹跟娘,历练炎凉与冽霜。
追逐华篇闲没住,愤争终老乐奔忙。
长歌短唱汨罗恨,赤胆忠心屈子芳。
上下求真何敢悔,从容赴死不曾亡。
端午感怀
胡建军(江苏)
榴花似火映端阳,艾叶飘香绕户长。
屈子忠魂沉汨水,龙舟浩气绕潇湘。
离骚字字含幽愤,天问声声诉热肠。
千载追思情不尽,且斟絮酒祭贤良。
五月端阳情更浓(依梁同余社长韵)
李建秀(山东)
艾蒿泛绿映门新,五月端阳情更真。
棹影横江追远梦,菰芦裹玉寄良辰。
离骚未尽忠魂恨,蒲酒犹存屈子仁。
干载传承风俗在,民心依旧向贤臣。
端午思屈原
赵木兰(浙江)
内河烟柳色苍苍,蛙鼓声声荷叶香。
艾草青青千里粽,雄黄淡淡万年觞。
魂归汨水楚心静,龙起青溟鱼浪狂。
夜半骚章吟不尽,一弯新月映池塘。
咏五月端午
韦国峰(广西)
五月榴花耀眼明,端阳时节雅风盈。
汨罗江上英魂绕,角黍盘中道义呈。
蒲剑高悬驱疫瘴,龙舟竞渡踏波清。
千年屈子情还在,浩气长歌诵楚声。
五月端阳情更浓
单嵘(江苏)
蒲艾簪门忆远亲,榴花照眼岁华新。
龙舟破浪千桡急,角黍飘香万户匀。
古调长吟思屈子,清波漫舞祭忠魂。
且将雅意融佳节,共沐祥光醉晚曛。
五月端阳情更浓
杨胜国 (湖南)
菖蒲艾草又相逢,粽叶飘香漫九重。
祭悼忠魂遗俗在,沉波角黍顾哀容。
两龙竞渡舟浮水,五月端阳情更浓。
天问离骚传四海,楚湘碧浪涌千峰。
五月端阳情更浓之吊屈原
黄耀南(湖南)
文华万古语非狂,屈子忠魂百世芳。
哀郢独挥迁客泪,怀沙永系楚人伤。
郑詹拂易龟难卜,渔父沧澜赋自扬。
谁解民心天上下,年年凭吊祭端阳。
端午有咏
王金龙(江苏)
节启南薰辰火浴,青菰缠玉酹湘滨。
舟撕雪浪鼍擂鼓,剑指朱符艾扫尘。
角黍犹含亡国恨,沧波不浣直臣身。
离骚掷地声如铁,独醒亭前兰芷新。
河泊潭祭屈原
端午有吟
姜亚谦(江苏)
蒲剑悬门艾叶香。龙舟竞渡又端阳。
汨罗犹带孤臣恨,楚些空招故国殇。
角黍堆盘思正则,诗经溢彩焕文章。
千秋谁解灵均意,一卷离骚日月光。
五月端阳情更浓
王先国 (安徽)
菖蒲甜艾馥馨融,栀子榴花色异同。
竞渡龙舟河伯恋,争包角粽女神忠。
涉江流放心惆怅,天问谘疑意启蒙。
一首离骚重五献,美人香草证其功。
端午感叹
薛有毅(山西榆次)
每到节前思屈子,龙舟竞技汨罗江。
千秋绝唱忧天问,一代离骚斥地降。
浪漫源头今古始,精神高尚宇寰窗。
楚辞鼻祖修兮远,报国无门忠骨寒。
端午有吟
韩洪友(江苏)
蒲月逢端午,长吟寄意深。
薰风摇碧水,骤雨洗青岑。
抱石悲臣骨,投诗酹楚音。
何当平险阻,把酒慰初心。
乙巳端午感怀
吉世君(四川)
又逢端午节,思古总伤神。
酹酒怀诗祖,抚琴吟直臣。
九歌奸佞惧,天问庶民亲。
汨水千重浪,何当涤暗尘。
端午寄怀
王益石(加拿大)
岁岁逢端午,龙船竞碧流。
粽香沉浪底,蒲剑挂门头。
酒酹雄黄烈,诗吟楚韵悠。
新题同唱和,游子寄乡愁。
端午节吟颂
吕祥利(南京)
又见端阳日,门庭黍粽蒸。
香囊驱毒害,蒲艾赶蚊蝇。
万姓湘江祭,千帆楚水乘。
今人崇节物,逆耳善言承。
端午怀正则
姜元清(上海)
江碧龙舟疾,风清楚粽香。
菖蒲裁利剑,艾酒鉴衷肠。
千载骚情在,九歌遗韵彰。
心随沧浪远,毅魄动玄黄。
端午节
王元业(江苏)
又到端阳寄语长,家家粽子正飘香。
传承习俗续天问,千里归乡聚一堂。
端午感怀
贺爱清(山西)
竞赛龙舟向远方,艾蒲青翠褔绵长,
五颜丝线随心愿,糯粽浓香正品尝。
五月端阳情更浓
张继和(江苏)
又是一年端午节,枣红糯米粽飘香。
屈原魂魄今何在?唯有离骚万古扬。
端午寄吟
尹昌青(江苏)
街市喧哗节日忙,村闾米粽远飘香
雄黄一盏思贤圣,蒲艾盈门祈瑞祥。
乙巳端午悼屈子
刘安(广西)
谗言佞语毒于戈,家国哀声奈几何。
忠愤苦叹汤禹邈,怀沙绝笔汨罗河。
端午吟
张九元(甘肃)
端阳旧典每重温,艾粽龙舟祭楚魂。
屈子离骚千古唱,赋歌报国志长存。
满江红•端午祭屈原
刘少逸 (安徽)
五月龙吟,沧波涌、千帆争楫。炊黍粽、芷兰同荐,素心遥掷。天问九章悬酷月,离骚橘颂擎虹霓。溯楚魂、烨烨曜星河,辉今昔。
纫兰佩,贞似壁。哀郢破,忧民瘠。痛庙堂蝇聚,冠缨狼藉。香草美人空抱璞,峨冠博带终埋碧。看年年、蒲剑斩邪氛,垂天极。
【双调•水仙子】乙巳端午祭屈原
傅常利(江苏)
榴花耀眼惹人怜,艾草悬门驱蠹延。龙舟赛尽千番怨,铮君名气远,汨罗江呼唤英贤。怀沙恨,尚诤言,吾辈恒传。
剪朝霞.端阳节抒怀
戴建中(江苏)
五月端阳喜气浓,龙舟竞渡浪花重。溪边艾草驱邪气,门上菖蒲漾雅风。
昭日月,映苍穹,忠魂屈子万人崇。粽香四溢情长在,佳节欢歌百业隆。
浣溪沙:端午
刘永贵(江苏)
角粽千年逐楚涛,龙舟竞渡古风高。红旗擎处是英豪。
兰芷幽香萦旧梦,汨罗遗恨起江潮。空余赋客说离骚。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佟玉芬(辽宁)
汩水滔滔恨未休。沧波犹诉楚臣忧。忠魂不惧谗言恶,独醒宁随碧浪游。
离骚赋,楚辞幽。灵均正气凛千秋。雄黄酒酻湘累尽,兰佩遗风荡九州。
沁园春·端午吟
庄兴仁 (江苏)
蒲艾飘香,粽角盈香,佳节端阳。望江河两岸,龙舟竞渡;彩旗飘舞,鼓乐喧扬。糯粽投江,雄黄洒巷,风俗千年韵未央。念英烈,抱丹心赴水,浩气昭彰。
遥思楚国兴亡。叹奸佞、朝堂蔽日光。赞大夫高节,离骚寄意;九章天问,情志高昂。爱国情怀,千秋敬仰,激励今人当自强。看今日,正山河焕彩,再谱华章。
促拍满路花·端午
何其山(山西)
端午包香粽,操作一通忙。家家欢乐喜洋洋。青青粽叶,大枣泛红光。江米呈玉色,愠火投其入锅,尽溢清香。
满家洋溢欢畅,味美念忠良。眼前浮现汨罗江。屈原悲壮,祭祀酒斟觞。人去英魂在,离骚存世,九章史页辉煌。
西江月·端午祭屈子(通韵)
郭玉春(重庆)
汨水犹含悲愤,楚骚未老精神。孤忠难挽故国沦,独抱冰心谁问?
浊世独清非醉,幽兰自佩留芬。纵身一跃铸诗魂,千载沧波为殉。
踏莎行•五月端阳情更浓
张桂成(江苏)
艾叶悬门,愁凝汨渡。苍波犹记投江处。九歌遗响彻千年,龙舟竞破斜阳暮。
彩缕缠丝,湘娥泣素。仰天呵壁星无数。骚魂一脉绕沅湘,汀兰岸芷归何处?
浪淘沙令·端午怀屈子
王茹(安徽)
鼓乐动千钧。共聚江滨。赛舟齐发悼诗魂。雷动喧喧还此际,耳畔声闻。
棕叶裹情真。清酒盈樽。家家户户艾蒲新。屈子离骚犹竞颂,万古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