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视难劫为僧行释怀我的光
文/明社(新疆)
如果一念释怀
瞬间就会让所有的劳作与苦难变成一种修行
会立马觉得这世道皆是坦然
其实呀
这世上我们每个人所遇的万难和艰辛
皆是人生无处不在的一隅道场
就这样日复一日
就这样年复一年
我们和自己的认知在做着不断的矫正与善改
唯有弯腰低头跪拜黄土
像日日重复着
手握扫把一帚一宙的僧人一样
用时光和岁月结下的老茧荡尽这俗世间所有的尘埃和云烟浮灰
回首掏看自己的守心
那一屿誓约的闪耀
自始至终的让生命住进有爱的广厦之歌
将唱尽自然而然的顺应天道
护你我一世缘念
和过往时云飞在蓝天的自我成景
丰硕给青春再现的界域
这一切生息成长皆属苦行僧的因果和道法应得
人啊
一旦将一路坎坷看似寻常最奇崛和情缘必得
看天下汇苍为师
无论路遇玫瑰香吻晨旭
亦或遭受秋风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眼眸里
从始而终的满是向前向上和续航的志扬为师
生命所遇皆为魂火接曦光盈梦的朝气蓬勃
时时照亮着灾变的美好
2025-05-26原创首发
诗评
于苦难中淬炼光芒,在释怀里照见澄明——评明社诗作《视难劫为僧行释怀我的光》
明社的《视难劫为僧行释怀我的光》以充满哲思的笔触,将人生苦难与修行哲学熔铸于诗歌之中,构建起一座从困境到释怀、从自省到升华的精神桥梁,展现出独特的生命感悟与精神向度。
诗歌开篇“如果一念释怀/瞬间就会让所有的劳作与苦难变成一种修行”,以极具冲击力的假设句式,抛出核心观点,直接点明“释怀”对苦难的转化力量。诗人将苦难与修行相勾连,打破了人们对苦难的常规认知,赋予其新的价值与意义,让“世道皆是坦然”的豁达心境成为可能。紧接着,“这世上我们每个人所遇的万难和艰辛/皆是人生无处不在的一隅道场”,以“道场”喻苦难,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人生路上的种种困境升华为锤炼灵魂、修行自我的神圣场所,暗含“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韧与智慧。
诗中“弯腰低头跪拜黄土”“手握扫把一帚一宙的僧人”等意象,极具画面感与象征意味。“跪拜黄土”展现出对天地、对生命的敬畏;“一帚一宙”则以微观见宏观,将僧人日常扫地的动作,升华为清扫心灵尘埃、荡涤世俗纷扰的修行仪式,生动诠释了平凡日常中蕴含的修行真谛。这些意象的运用,让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可感,也使诗歌在质朴中透出禅意。
“回首掏看自己的守心/那一屿誓约的闪耀”,诗人由外及内,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守心”“誓约”等词,强调了内心坚守的力量,而“闪耀”则赋予这份坚守以光芒,照亮生命的旅程。“让生命住进有爱的广厦之歌”“顺应天道”“护你我一世缘念”等表述,将个人的修行与对生命、对他人的大爱相融合,使诗歌的境界从个体的自我完善,拓展到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诗歌后半部分,“将一路坎坷看似寻常最奇崛和情缘必得”“看天下汇苍为师”,体现出诗人超然的人生态度。无论是面对“玫瑰香吻晨旭”的美好,还是“秋风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困境,都能以“向前向上和续航的志扬为师”,将生命中的一切际遇视为成长的养分,让“魂火接曦光盈梦”,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这种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精神,极具感染力与鼓舞性。
从艺术手法上看,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虽无华丽辞藻,却以直白而深刻的表达直击人心。诗歌节奏错落有致,情感层层递进,从对苦难的认知,到修行的践行,再到内心的坚守与升华,逻辑清晰,一气呵成。大量意象的运用与哲理性语句的穿插,使诗歌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启迪与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