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5月23日下午,湖南涟源市委书记段晓赛(前中)、该市安平镇党委书记刘怀华(右一),与村民们促膝交流】
得此消息,耳边突然响起清代的一首古诗词:“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其意思是: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交粮纳税的老百姓需要我们的声音。我们虽然只是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们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当日上午,段晓赛率员刚接待完“三年上访未果,一朝解困感党恩”的上访户、该市杨市镇村民谢伟送给市委、政府的感谢信和锦旗;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安平镇那山旮旯里……

【图片说明:△段晓赛率员赶往偏僻乡村、安平镇梅塘村那山旮旯里的路上】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区。衡邵盆地北缘,涟水、孙水河上游。该市总国土面积为1830平方千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域。下辖3个街道、15个镇、2个乡。湘黔铁路、娄新高速和娄底大道横贯东西,207国道和安邵高速纵通南北。
十多年前被国家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正因为如此,该市各乡村的老百姓因历史遗留问题构成的诸多诉求引发的上访事件一直居高不下。
今年3月25日,段晓赛被任命为涟源市委书记。通过其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若实现“稳中求进,实干争先”的总目标,必须要妥善解决好信访事件“居高不下”的老大难问题。
4月22日,该市召开“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攻坚、大整治、大提升”信访问题综合治理的“六大专项行动”,具体指:大走访: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通过敲门行动等方式主动收集问题;大排查:全领域排查矛盾纠纷,整合 12345便民热线等平台数据建立台账;大化解:分类处置信访案件;大攻坚:针对积案、群体性上访等“骨头案”,由市级领导带案下访;大整治:强化问责机制,如对涉纪信访问题突出单位“一把手”约谈;大提升:通过 信访法治化 培训提升工作效能。核心目标:实现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零外溢稳控”,该体系由市委书记段晓赛在该专项会议上部署……

【图片说明:△三年信访未果的该市杨市镇村民谢伟(左),5月5日,诉求得到合法合理合情解决后,感激之余向该市委政府送来感谢信、锦旗,市委书记段晓赛(右),在接待她时说:“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的,很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理解,只要你们一家人的生活、生产走上正轨、越来越好了,我们就放心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源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荀子·王制》,意指水既能承载船只航行,也能使其倾覆。这一比喻后成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表达。连古人都明白的民本情怀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正式将“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自觉地践行根本宗旨、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
该市正因为有了面对信访问题“六大行动”,便陆续出现了多年上访未果得到了解决或正在解之中的喜讯……
涟源的老百姓从此次信访工作“大攻坚、大整治”中,重拾了希望、重铸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