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读诗:
步履成诗,心向归处
——评雪非诗歌《走着》
《走着》一诗以轻盈的笔触、深邃的哲思,勾勒出人生旅途的多重维度。诗人雪非借“走”这一日常动作,串联起自然感悟、生命哲思与情感寄托,在虚实交织间,构建出充满诗意与禅意的精神世界。
诗歌开篇以“曲径通幽处,春风拂面而来”营造出悠然的意境,将读者引入静谧而美好的自然情境。“放慢脚步”“邀月听松”,寥寥数语便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奠定了诗歌舒缓、宁静的基调。“走着走着”的重复句式,似是不经意的絮语,却如潺潺溪流,将思绪自然推进。“曲中闻折柳”“玉笛故园情”,化用古典意象,勾起悠悠乡愁,使诗歌在现代语境中氤氲着古典韵味,古今情感在此交融,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诗歌中段笔锋一转,从自然之景转入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学会了善待生活,对所有的遇见,都毕恭毕敬”,直白而有力地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随后,诗人以一系列对仗的短语“谈诗和论剑,悟道和悟性,弯腰和媚俗,访友和诵经”,展现出生活的多元面貌与人生的复杂选择。“随波逐流,有时候是一种智慧;人云亦云,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狂风”,这两句打破常规认知,以辩证的视角揭示生活的无奈与生存的智慧,引发读者对处世之道的深刻反思。“静下来,随心随意;慢下来,向阳而生”,则是诗人给出的生活答案,倡导一种顺应本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语言简洁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诗歌后半部分,情感愈发浓烈。“度无数个重峦叠嶂,远离无数个古渡险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人生旅途的艰难险阻,而“等你,是春天里的期盼;梦你,是游园中的幻境”,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对某人的思念与期待,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夜空的星光,总有一颗是你;仰望,或许可以在春风里相拥”,以璀璨星光喻人,在浩瀚宇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使情感表达更具诗意与想象力。
结尾“走着走着,就回归初心;走着走着,就成了风景”,既是对诗歌主题的升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总结。“回归初心”呼应开篇的宁静心境,形成结构上的闭环,强调在人生的不断前行中,要坚守本真;“成了风景”则赋予“走”这一行为更深远的意义,意味着当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中,自身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独特的风景。
整体而言,《走着》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运用巧妙,古典与现代元素相得益彰;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景入情,由情及理,最后归于心灵的感悟;在情感表达上真挚细腻,既有对生活的哲思,又有对情感的憧憬,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领略到诗歌的美感,更能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启迪 。
附:走着
文/雪非(河南)
曲径通幽处,春风拂面而来
且放慢脚步,感受邀月听松的心境
走着走着,就闻到曲中闻折柳
走着走着,就牵出玉笛故园情
走着,学会了善待生活
对所有的遇见,都毕恭毕敬
谈诗和论剑,悟道和悟性
弯腰和媚俗,访友和诵经
随波逐流,有时候是一种智慧
人云亦云,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狂风
静下来,随心随意
慢下来,向阳而生
自然而然,而又安然若素
半生征尘,不过一场大梦
度无数个重峦叠嶂
远离无数个古渡险滩
等你,是春天里的期盼
梦你,是游园中的幻境
夜空的星光,总有一颗是你
仰望,或许可以在春风里相拥
走着走着,就回归初心
走着走着,就成了风景
2025-05-23于观雪山房
